![]() 周连三(1889-1969),生前供职于河南省邓县中医院,河南省名医。1908年悬壶,自幼奋发苦学嗜读医书,后成名医,行医60余载。除为群众诊治外,还撰写了大量医案。周连三性情刚直,在五十余年的行医中,十分注重医德,不为权势所诱;对于贫病交迫的百姓,不仅不收诊费,且解囊相助。 平生深研《内经》、《难经》,对仲景著作极为推崇,对黄元御学说研究颇深,认为:“阳虚之证十之七八,阴虚之证十无二三。”此话与祝味菊所言“余治医30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临床广用经方于各科,用药精简不杂,喜用峻剂,每起沉疴。“平生喜用温剂,尤常用附子、干姜二药”,对外科疔疮、眼科疾患、精神病等均擅用附子,经验娴熟,颇有独到心法,堪称民间火神派的代表, 《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曾选其6案,今再选其14案以飨读者,个案均由周氏高足、名医唐祖宣先生整理发表。 ![]() 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张仲景的典著极为推崇,尤其对黄元御学说研究颇深,对温阳法的运用有独到阐发,广用伤寒方于各科。治疗疗毒,认为“诸毒皆以外发外发则吉,内陷则凶”、“毒在血中蕴,温化邪自除”。治疗脱疽(脉管炎等),主张以温肾舒肝、通阳复脉之法为之,并善于用温济治疗肠痈。1961年后,常应邀到邓县精神病院,用中医治疗精神病,多收良效,在治疗癫狂之症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用温阳药治疗癫狂症,尤有创见,认为“癫狂之疾,属热者有之,属寒者亦为常见”,治疗当以温肾补土,助阳扶正。 在治疗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方面,也多用温阳之法治疗。他常说“心脏三病到后期共同病机为心、肺、脾、肾阳气不足,……温阳祛邪,方可收功”。此外,对于治疗脾胃虚寒、眼疾等症也有独到之处。周连三运用温阳法诊治脱疽效果显著,在国内很有影响。1965年,他发表了《茯苓四逆汤的临床应用经验》、《治疗脱疽的经验体会》等文章,被河南省命名为“名老中医”。1969年病逝。(《南阳地区志》有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