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潜水艇指挥舱么? 你登过“郑和下西洋的龙船”么 你见过绚烂的琉璃建筑么? 你走过“好莱坞星光大道”, 直面“奥斯卡小金人”么? 你神游于唐宋元明清的笔墨山河间么? 你去过仙女都爱的萌萌哒“泰迪熊”世界么? 什么?都没去过?这些在上海都可以体验到。 什么?嫌门票贵?现在这都不是事儿啦。 春秋旅游与爱文亿联合打造的文旅体验套餐正式上线发布,套餐包括一张“上海博物馆美术馆通票”及一张“小小系列文化体验卡”,售价为158元。而通票能参观的博物馆美术馆包括了: 这才是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持卡还可以预定双人价格在120元之内的“小小职业体验”系列活动一次。 小小导游员系列 充分展现我也是爱上海的小小一员,来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含义,加强孩子们的主人翁态度。 小小值机系列 春秋旅游、春秋航空联手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职业体验活动,小小值机员通过体验自助值机、自助托运、自助验证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寓意。 小小牙医系列 专业的齿科中心,专业的工作人员,通过真实场景模拟体验,让孩子们可以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充分认识到牙齿保护的重要性,爱上了刷牙,爱护自己的小牙齿。 必去推荐 金刚博物馆 在金刚博物馆的四万藏品中饱览艺术的浩瀚,在近现代大师馆中与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齐白石、李可染、吴昌硕、傅抱石、黄宾虹十位大师近距离对话 民营博物馆,首席文化顾问、知名学者余秋雨先生题写牌匾,现拥有油画馆、海上画派馆、近现代大师馆、雕塑馆、文房古玩馆、翡翠馆、国际玻璃艺术馆、临展馆等各类展馆,拥有文玩、书画、雕塑、当代艺术、石雕、文玩、古建筑等各类珍稀藏品展品40000余件。 泰迪之家博物馆 走进泰迪之家博物馆, 巡游大小仙女都爱的萌萌哒“泰迪熊”世界 ![]() 占地3000平方米的展馆内收藏了全球古董级限量版泰迪熊和世界著名泰迪熊艺术家的创作精品。 中国航海博物馆 到中国航海博物馆观摩各种船舰模型,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上跨越千年的航海沉船与贸易瓷器 ![]() ![]() ![]() ![]() 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传统,培养广大青少年对航海事业的热爱。网友点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船舰模型,精致逼真,小朋友十分喜欢”。 震旦博物馆 走进“大隐于陆家嘴”的震旦博物馆,踏上富丽堂皇的扇形大梯,追随身披“金缕玉匣”的“陶俑”,穿越千年,“玉见设计” ![]() ![]() ![]() 陆家嘴地区第一座私立艺术博物馆,馆内藏品以佛教造像、玉器、陶器及青花瓷器为主。由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建筑本身也是件艺术品。 苏宁艺术馆 苏宁艺术馆里“博古观今,翰墨承绪”, 神游于唐宋元明清的笔墨山河 ![]() ![]() ![]() ![]() ![]() 典藏的近3000件藏品中汇集了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作品,以中国书画艺术作品为收藏重点。 宝龙美术馆 乘着宝龙美术馆之舟, 畅游在齐白石、吴湖帆、张大千、李可染、黄永玉、黄胄、蔡国强等大师“百川汇流”的艺术大河 ![]() ![]() ![]() ![]() 上海宝龙美术馆是在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先生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精神指导下创办的,是集中展示近现代及当代艺术的综合性美术馆。 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 从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 的珍稀奇石中窥探地球的奥秘 ![]() ![]() 馆内收藏和展示了数万块珍稀奇石、矿石晶体、古生物化石和各类宝石,游客可在场馆内体验3D科普电影、地质勘探、地震体验、恐龙挖掘、探秘喀斯特溶洞、户外拓展、喂养小动物等众多亲子互动活动。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寻访“海上小白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观览近现代民间的工艺美术精品 ![]() ![]() 主楼建筑因与美国的白宫十分相似,故有“海上小白宫”之称。展品和藏品补充了上海博物馆收藏品以外的近现代工艺美术精品。 上海昆虫博物馆 百年上海昆虫博物馆,百万号昆虫标本中, 寻觅海伦娜闪蝶的色彩斑斓 ![]() ![]() 现收藏全国各地昆虫标本100多万号,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昆虫标本及国际和国内的危险性检疫害虫标本,是我国大型的专业昆虫馆。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走进绚烂的琉璃建筑—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欣赏琉璃的琉光异彩 ![]() ![]() 一座 “琉璃”建筑,外墙盛开的铁网牡丹花,由5025片花瓣组合而成,纯手工制作,入夜、花姿绚丽、被誉为“上海最美博物馆”之一,收藏诸多中国古代琉璃菁华、世界近现代玻璃艺术杰作,是华人世界玻璃艺术的重要标志。 成龙电影艺术馆 踏上成龙电影艺术馆的“好莱坞星光大道”, 直面“奥斯卡小金人” ![]() ![]() 目前全球唯一以“成龙”命名的专题电影艺术馆,成龙从影以来悉心收藏的大量道具、服装、剧照、奖品和荣誉证书、声像资料等实物原件或复制品将在艺术馆中展示。 |
|
来自: 红翡綠翠 > 《上海风光.建设.生活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