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要谈恋爱?

 一元堂中医张 2019-03-25

早上在车上,听樊登读书,听的《亲密关系》。

突然感觉被打开了天灵盖一样,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

解释了人为什么谈恋爱?

书中的理论是依托阿德勒的心理学派,所以会从童年去寻找答案。

书中给出的底层原因有两个

1:归属感
2: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你确定你的另一半不会走, 归属感就是你确定你不会走。

一:什么是归属感?

一为地理上的归属感——这是普遍意义上所指的归属感——我们对“家”的思念和寻找,即我是否归属于这个地方?还是我永远只属于我的故乡,只有在故乡我才会有这样一种归属感?
精神层面来说的——我们对自己行为的归属感——做着这样一件事,它有没有让我觉得自己在靠近生命本质上的东西?我是否会永久地做下去,让自己永久地属于这个热爱

归属感就是给我一种家的感觉,我们可以放下自己的包袱。可以卸下所谓的面具,用真面目面对。

之前看到个段子,是说有一个女生睡觉都不卸妆,就怕卸了妆,睡在另外一侧会逃跑…

虽然是讽刺女生化妆太夸张而不敢用真实的素颜面对对方。

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是在对方面前找不到归属感

确认爱不爱,最简单的测试在女生卸妆前后都没有波澜…

容颜易老,关键可以看出是否在对方那里找到归属感。

如果找到了归属感,那么生活相处必定会很舒服

再举个例子-游子归家

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无论在异乡生活了多少个春秋,记忆中最深刻的总是故乡里那一抹盛夏的清风和冬日里雪花纷纷飘落的场景。

这也是我从北京回来的原因之一,在那个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

二:认同感

什么是认同感?

人对自我和周边环境的评价。

简单理解是如果处于长期得不到肯定,体验的就是疏远感,就是认同感缺失。

如何满足呢?

有两种:

1:公开满足,比如父母夸奖孩子,上司公开表扬,情侣赞美等等

2:自我认可,很多人都活着别人的评价里,多累呀。

这点上我非常佩服辉哥,所以我也在向他学习,朋友圈不再非常封闭,开始变成自己作为开放系统的一个接口。

所以,之前我写的关于小朋友在图书馆里面大声喧哗,其实背后是孩子想要博得妈妈的关注,是想要获得认同感的一种方式。

可见家长的教育多么重要,如果那个小朋友一直在这种环境长大,可见她长大在感情生活中会遇到多么大的坎呦…

三:我的例子

一些理论不用于生活,都是空气。

所以我用这两点来剖析下我和女票吧。

我和女票反复提到的一点在于,我觉得她特别像奶奶…这个像非常重要!

奶奶包含家的归属感,毋庸置疑,并且在奶奶那我得到的很大的认同感…所以曾经我会说在女票这里我会感受到奶奶的感觉,并不是某些行为像(情商都特高这是真的),而是这两种感觉,今天我才豁然开朗!

再举个例子,比如母校情节

只有我可以说母校的不好,其他不是本校的一说就想噴他们!

母校就隐藏着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是其他非本校的人无法理解的(心里总是在想,**,你又是不是我们学校的,你懂个P

四:总结

人为什么谈恋爱?

归根到底可以从归属感和认同感出发。

而从这两点出发,也可以用到选择工作,选择商品上。

比如让员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公司,必然是一家非常靠谱的公司。

比如让自己有冲动要买的东西,必然有你认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就像我持续买锤子手机,就是从产品上甚至从老罗身上看到那这两点。

再比如让你有共鸣的文章,归属感且不说,但是强烈的认同感,让你感觉想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选择伴侣,选择公司,选择商品的时候,多考虑归属感和认同感,背后代表价值观的趋同,而非其他客观别人嘴里的标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