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5 | 阅:  转:  |  分享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主要建立在其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基础之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刺激-
反应理论,斯金纳在用白鼠和鸽子作为被试进行研究后认为,机体并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应。他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
称为"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如人们读书或写字的行为。
强化原理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相辅相成,为了促进操作性行为的发生,必须有步骤地给予一定的条件作用,这是一种"强化类的条件作用"。强化包
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负强化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增加正强化物或减少负强化物都能促进机体
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这一发现被提炼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当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教学信
息--"刺激"后,学习者可能会产生许多种反应(包括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只有与教学信息相关的反应才是操作性反应。
在学习者作出了操作性反应后,要及时给予强化,如学生答对时告诉他"好"或"正确",答错时告诉他"不对"或"错了",这样在下次出现
同样刺激时作出错误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小,从而促进学习者在教学信息与自身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完成对教学信息的学习。在斯金纳看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在规定的时间里计划教学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强化物?(比如奖品甚至一句肯定的赞语)怎样有效
地安排教学环节?也就是说,教师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化为小的单位或者步骤,确保每个步骤的行为都得到
及时的强化。所以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要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积极反应原则。就是要及时强化巩固学生的学习反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
积极学习的状态,只有学生积极地接受教材,才能推动他参与进一步的学习活动,真正地掌握知识。二是小步子原则。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片段知识
,编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任何两个小步子之间的困难增加都是非常小的,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
易感受到成功并自我强化,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三是即时反馈原则。即要让学生在学习行为之后立刻知道行为的结果评价,从而保持行为,保持信心
。四是自定步调原则。这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而言的,允许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速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给每个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学
习容易成功。按照这些原则,斯金纳设计了自己的程序教学模式,教材被分成许多小的学习单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一个小的学习单元都由“
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几个环节组成并循环往复。为了减轻教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斯金纳还发展了一套教学机器。这是一种
台式机械装置,将所教科目的具体内容编制在纸带上,由浅入深地编成系列,通过一个特定的窗口逐个呈现,答案也由机器控制。如果学生独立操作
教学机器,?也可以实现“自定步调”。这个简陋的教学机器,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为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先声,斯金纳本人也因此被称为教学机
器之父。和儿童中心主义相对应,斯金纳倾向于教师中心主义,在他看来,教育就是控制。程序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但是以动
物实验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人类学习在本质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人类学习并非完全是被动的,并非完全是简单的行为反应,把学习看成是被动
的,这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学习理论。而且只强调学生机械地接受教材和老师所提供的现成材料,并求得与教材、教师的同一认识,就会忽视甚至排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把教材切割成许多很小的步子,致使学生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其结构,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不快,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为这些原因,程序教学运动在60年代风行一行之后,便很快就消失了。
献花(0)
+1
(本文系专升本2刘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