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堤春晓 ![]() 《南乡子·苏堤春晓》 春柳绿烟堤,桃艳芳枝映水低。 日丽波清湖浩渺,心仪,遥望兰舟载客归。 往事见丰碑,当忆东坡绩若晖。 千岁无忧民享乐,巍巍,西子风情极目知。 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苏堤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 2、平湖秋月 ![]() 《南乡子·平湖秋月》 水渺夜空悠,舟泊湖心满目秋。 玉立伊人愁举目,凝眸,一帖闺情寄玉钩。 千古忆风流,莲步轻摇上碧楼。 多少烟花随浪逝,情休,冷月悬空古瑟幽。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 3、断桥残雪 ![]() 《南乡子·断桥残雪》 亘古雪残桥,西子银装更叹娇。 冰柳霜桃情故旧,迢迢,多少书生醉暮朝。 一径入湖腰,何处伊人执手邀。 回首千年风韵事,歌谣,且去东坡诗里淘。 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属于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4、柳浪闻莺 ![]() 《南乡子·柳浪闻莺》 狮柳岸成烟,倒影仙池醉画船。 红袖丝弦纤指扣,如泉,逗引飞莺啼月圆。 堤上玉人欢,似有呢喃一径牵。 阿紫梦期秋自许,情绵,南下欣观西子颜。 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现为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西子浓妆淡抹的观景佳地,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5、花港观鱼 ![]() 《南乡子·花港观鱼》 宋港始养鱼,花木幽幽鲤跳渠。 红白浮沉嘻碧水,欢娱,骚客诗留千载书。 此景令人舒,春瘦秋肥伴紫竽。 游遍西湖回首望,歌呼,梦里仙乡天下无。 花港观鱼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题,其中的"鱼"字,繁体写法是四点,代表火,乾隆改为三点,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风调雨顺,江山稳固太平。 6、雷峰夕照 《南乡子·雷峰夕照》 古塔耸苍穹,湖映雷峰夕照红。 金碧亭台衔日月,龙钟,不尽风流尽眼中。 仍忆素贞容,仙骨难逃法海攻。 千古凄凄成一景,蒙蒙,多少悲欢凭耳聪。 雷峰夕照,位于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因晚霞镀塔,佛光普照而闻名。雷峰塔之所以远近闻名,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相传,法海和尚曾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并咒语说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干。 7、三潭印月 ![]() 《南乡子·三潭印月》 俯视岛中湖,又见湖中岛对姑。 千载三潭藏玉兔,如图,淘尽书楼皆是誉。 九曲四亭舒,竹笛悠悠月下娱。 玉叶千寻游幻境,仙居,欲见师兄梦却无。 三潭印月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8、南屏晚钟 ![]() 《南乡子·南屏晚钟》 古刹晚钟幽,秋踏南屏一眼收。 佛国山前香火旺,虔悠,千载延绵美景稠。 岚翠满山头,似见张公古画留。 此处丹青人欲醉,邀游,看罢风光再荡舟。 南屏晚钟即指南屏山净慈寺傍晚的钟声,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东。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北麓山脚下是净慈寺,傍晚钟声清越悠扬。 9、曲苑风荷 ![]() 《南乡子·曲苑风荷》 曲苑好观荷,夏日花开映绿波。 自古甘醇飘岸柳,柔和,避暑仙乡骚客多。 细数水中娥,红白金莲绽满河。 纵有丹青神画笔,蹉跎,幽境三生羞墨磨。 曲苑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10、双峰插云 ![]() 《南乡子·双峰插云》 一脉走双峰,古塔侵云响暮钟。 积翠浮空人俯瞰,情浓,西子风光叠韵中。 何日渡乌蓬,红袖寻幽踏石松。 疆北江南圆夙梦,飞鸿,对饮诗翁夕照红。 南高峰、北高峰,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建有佛寺、佛塔。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时隐时显,自西湖舟中远观,景观独标一格。南宋时,两峰插云成名并跻身西湖十景之列。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苏堤春晓 三里长堤,江南名盛,六桥巧锁微澜。微风晓雾染春天。红桃艳,垂杨带雨,柳丝荡,先扫荷田。逐晨露,烟波渐散,远远赴孤山。 晴川翠袖,波摇倩影,天淡云闲。与高朋佳友,共扣船舷。添画意,西冷送浪,同唱和,风至杯前。豪饮后,长堤纵马,一骑入晴烟。 曲苑风荷 盛夏初临,洪春桥畔,卧听流水潺潺。满塘波碧覆青圆。迎晚照,风荷正举,临玉鉴,波弄云鬟。何人送,花香酒气,屡屡唤谪仙? 昔时酒坊,已为阡陌,孤苦娇莲。叹流年频换,竞惹人烦。犹可慰,双姝并蒂,难自省,尘梦萦牵。清风起,香熏醉眼,人面似花妍。 平湖秋月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平湖秋月 十里平湖,依人朗月,羡煞多少先贤。人间自有碧云天。琼宴罢,姮娥捧兔,携桂酒,嬉戏幽轩。中秋夜,轻舟荡桨,默默忆当年。 华灯初上,水寒风紧,弱柳堪怜。取浮云一片,裁作薄棉。栏倚遍,轻斟绿蚁,频送语,邀月来眠。湖西畔,书声朗朗,来自碧楼间。 断桥残雪 遥望堤东,碑亭水榭,朱栏青瓦飞椽。波神酣睡玉桥边。梳洗罢,沿湖信步,识冷暖,桥北桥南。寻归路,初晴化雪,似断却实连。 素衣方褪,霓裳便舞,拂尽余寒。画千寻镜面,杨柳轻烟。春纵好,离愁怎慰,合倦眼,痴待来年。多情女,香罗伞下,犹自盼许仙。 柳浪闻莺 聚景园中,西湖南岸,诸般景物堪观。沾波绿柳正缠绵。纱戏水,柔丝万缕,狮欲动,风舞云翻。青骢驻,悠闲嗅草,玉环醉垂鞭。 雪松枝盛,紫楠叶茂,荫翳遮天。喜翠帘穿莺,唱和人前。千碧里,樱花数点,依草色,坪映青山。呼轻浪,予君作枕,小睡御花园。 花港观鱼 澄澈花溪,沿溪古木,纷纷畅饮林泉。人间正是落花天。争忍去,红英恋水,风作笔,乱写书笺。忽漫想、潘公至此,仍否恋峰峦? 杨妃醉酒,娇容三变,富贵牡丹。看锦鳞翻水,芳草生烟。幽静路,群芳竞艳,逐酽饵,红鲫争先。酣眠夜,思驰万里,和梦到卢园。 雷峰夕照 塔影横空,亭台金碧,夕阳静坐参禅。谁知昔日旧姻缘。无处觅,妙丹妙草,今只念,水漫金山。金钵捧,蜗居法海,枉自诵华严。 苍岩忆旧,涛声唱晚,古树参天。伴残山枯坐,默数榆钱。妃子去,穹窿有恨,奇景暗,孤岭难眠。昔良伴,横空又立,保俶舞翩跹。 双峰插云 天目余光,绵蜒数里,冷观沧海桑田。菱花镜里欲寻缘。说梦幻,殷勤对语,思永驻,云里修仙。残阳下,南樵北隐,兀立已千年。 寻幽揽胜,浑然已渡,险壑幽岩。有一湖澄碧,双岭霞烟。身尽俯,钱塘似练,抬望眼,翠障接天。逡巡遍,凌霄二塔,隐在暮云间。 南屏晚钟 何处游仙,临湖独卧,幽幽倾诉前缘。树为袍带水为冠。石耸秀,风光惬眼,晴好日,岚翠能餐。微雨至,云烟不动,山舞自翩跹。 晨钟暮鼓,萦萦耳畔,解人疯癫。住佛国山寺,气定神闲。达彼岸,回音葛岭,持梵语,灵隐说禅。征程远,无如就此,暂作酒中仙。 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 空潭无古今 三潭映月 愧月羞星,轻纱罩面,云床懒卧偷闲。清辉彻地映青天。开御宴,群仙畅饮,思下界,情系三潭。聊先赠,雕屏镂牖,小径摒车喧。 一桥浮水,四亭斜缀,拥树华轩。借环湖堤岸,玉笔书田。连数岛,东西阔路,南望北,九曲栏杆。樯帆落,蓬舟莫放,此处有仙山。 赴和步 望和迎 听和赏 描和画 俯和仰 赴和步:雷峰夕照-苏堤春晓 望和迎:平湖秋月-三潭印月 听和赏:南屏晚钟-曲院风荷 描和画:柳浪闻莺-断桥残雪 俯和仰:花港观鱼-双峰插云 西湖新十景 云栖竹径-满陇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吴山天风 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九溪烟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