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西洋月刊》:工作主义与无谓的加班

 繁星1 2019-03-25

在1930年,凯恩斯预言在未来人们只需要每周工作2天,有着5天的假期。到时候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度过这些闲暇的时光?

只是凯恩斯没有想到的是,尽管现在生产率已经提高了,人们的确无需工作太长的时间就能产出满足一般需求的商品,但工作本身却从一种生产过程变成了构建自我认同的方式。

在《大西洋月刊》昨天的一篇文章里(注1),Derek Thompson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作「工作主义」。

所谓工作主义,就是认为工作不仅仅是经济生产必须的过程,而且还是构建自我认同,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方式。

这种风气的盛行实际上是由那些富人先兴起的。早在20年代初期,富人们的确是不怎么工作,要么去看电影要么参加体育活动,而工人们那个时候则需要每天加班加点地干活才能养活自己。

然而到了21世纪,富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间却超越了任何一个阶层,同时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工作时间也在快速增长。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富人和中产阶级将工作视为自我实现的工具,他们在工作中能感知到自己的价值。

但是Thompson认为,这种将自我实现根植在工作上的文化,正在带来集体的焦虑,失望,还有折磨。

在农耕时代,我们不会把耕地喂牛称作是工作。直到后来,职业化阶级和企业官僚阶层的崛起带来了如今所谓的职业生涯,也就是在那之后,才逐渐有了我们今天熟悉(有时也有点矫揉造作)的各种诸如VP,CEO等等缩写。

职业生涯带来的社会文化转变,让人们开始宣扬工作带来的热情及其创造的自我价值,热爱工作本身被视为是一种高尚的事情。无论是「美国梦」的含义,还是国内宣传的在各个岗位上爱岗敬业的「最美」们,都是在号召人们能够热情努力地工作。

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着差距。在美国最常见的白领工作是出纳,对于这份职业而言,每天单调而重复的工作着实谈不上有多大的成就感。而这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反过来会让他们感到焦虑与迷茫。

在我很喜欢的美剧《硅谷》里面,充满着许多对硅谷式口号「改变世界」的讽刺。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网盘Dropbox的口号是「设计一种进步的工作方式来释放人类创造力的潜能」,听歌软件Spotify的口号是「发掘人类创造力的潜能」。

而当你发现你真正在这些公司里面的工作只是简单而重复的循环时,你很难让自己一直保持一种积极热情的心态。

对于千禧一代来说,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来源多少有些不同。千禧一代伴随着社交网络一起长大,对他们而言,如何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交形象成了当务之急。

然而对于大部分白领工作来说,其工作产出并不是有形的,他们不会制造出钢铁和汽车,也不会种出蔬菜和水果。他们工作所涉及到的算法,运营,公关,策划等等都是难以确切展现出来的,甚至是无形的东西。这就让他们很难通过自己的工作成果去打造社交形象,唯有的一条曲线救国的方式就是通过朋友圈晒一晒自己的加班时间,让大家知道自己努力工作的良好形象。

然而事实上,这种加班风气不仅仅是无用的,有时候甚至是有害的。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里,Sarah Carmichael向我们展示了大量研究,证明了过度工作的坏处。

例如波士顿大学商学院教授Erin Reid的一项研究发现,管理者其实并不能够区分每周真的工作80个小时和那些假装工作80个小时的人,同时研究还发现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工作时间少的人工作成果更少(反之亦然)。

不仅如此,过量加班还会造成认知能力减退,影响工作效率。很多工作狂认为自己是那种每天只需要睡五六个小时就能投入到工作当中的人,但研究显示这类人群只占1%到3%。如果你多看一些关于熬夜的影响,你就会知道牺牲睡眠换取工作是一件多么傻的事情。

总而言之,过量加班就是一个边际收益递减的事情:你会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并变得越来越愚蠢。

商业界很早就学到了这个教训。在19世纪,当老板们被迫将工作时间限制到10小时(后来变成8小时)之后,管理层惊讶地发现工人的实际产出增加了,意外事故和各种错误也变少了。一个世纪之后哈佛商学院的Leslie Perlow和Jessica Porter也证明,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充分的休息是他们拥有高效率的保障。

当然,写这些并不是为了让你抛下手中的工作立马出发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而是希望我们能够认清工作所带来的真实意义,并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正如可口可乐公司前COO布莱恩·戴森所说:

「想象生活就像是你在抛五个球的游戏。你分别给这五个球命名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还有精神,然后不断地将它们抛到空中。

你很快就会明白,工作这个球是由橡皮做的,你把它弄掉了,它还会再弹起来。但其他四个球——家庭,健康,朋友,精神——是玻璃做的,如果你弄掉了任何一个,它们将会不可避免地磨损并留下印记,甚至是摔得粉碎。它们永远不会是从前的样子了。你必须要明白这一点,然后学会如何平衡你自己的生活。」

注1:

https://www./ideas/archive/2019/02/religion-workism-making-americans-miserable/583441/

注2:

https:///2015/08/the-research-is-clear-long-hours-backfire-for-people-and-for-compani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