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一姐的动人故事,董卿助演倪萍深情表白:姐姐,你没看错人

 茶境 2019-03-25

作者:知愚姑娘

来源:推么推文化传媒(ID: atu0003)

爱环环相扣,才能生生不息。

央视一姐的动人故事 来自洞见 00:00 16:04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3月22日,《声临其境》迎来了半决赛。八位声音大咖都请来了各自的助演嘉宾。

最让人瞩目的,莫过于倪萍和董卿这一对王炸组合。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这是什么神仙打架现场?

01

节目中董卿动情地说:“站在姐姐的身边,我就是想告诉她,这么多年,你没有看错人。”

站在一旁的倪萍,秒哭。

作为两代央视一姐,倪萍和董卿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她们都主持过央视春晚,是家喻户晓的“国脸”,既是同行,又是同性。

在外人看来,她们的关系想必是比各种宫斗剧还精彩。

要么相辅相成演一出“将相和”,要么互相较劲来一场“关公战秦琼”。

当时有传闻说,倪萍因为董卿的替代而与其闹僵,二人私下关系十分微妙。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倪萍真的很欣赏董卿,而董卿真的很尊敬倪萍。

人心乱世,总有一些感情让你觉得人间值得。

虽说她们同在央视,却很少同台,私下里的交往也并不密切,可是却神交已久。

早前,在倪萍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就很欣赏董卿,常和部里的人说,应该把董卿调过来。

彼时的董卿还未成名,在中央二套做节目。

在董卿发展的一路上,都有倪萍扶持的身影:

2001年,倪萍在董卿的节目上,直接夸她:如果把我现在拥有的机会都给你,你会比我做得更好。

2006年,倪萍在另一档节目里,对正处于困惑期的董卿提了不少有用的意见,还在现场嘱咐她:

你不能退,要好好做,这么难得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

2014年,董卿选择出国深造,当大多数人对她出国行为表示不解时,倪萍难得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平息了一部分舆论。

2017年,倪萍受邀参加《朗读者》,她对董卿说:

这个节目真的很好,董卿我为你高兴,为你骄傲。

02

这些年,在董卿成长的道路上,作为前辈的倪萍就是这样,不带任何功利的态度去评价一个被认为是替代自己的人,甚至毫不吝啬地鼓励她。

这真的很了不起。

作为倪萍欣赏的董卿,这些年来从没让对方失望过,并且一直把倪萍对自己的提携放在心上。

所以,在“星光奖”颁奖典礼上,董卿的获奖感言第一句话便是:

“首先谢谢倪萍姐,一直在鼓励我......”

所以,在《朗读者》上,面对膝盖受伤的倪萍,董卿的一个搀扶,除了很贴心,更多的是一种感恩。

所以,当她收到倪萍,邀请她来当助阵嘉宾的短信时,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声临其境》节目现场,董卿说,这是她从事主持行业以来的综艺首秀,虽然自己不是专业的,但可以学,去训练,去下一些笨功夫。

她只是想用这样一个机会和倪萍站在一起,并且告诉对方:你没有看错人。

据了解,央视主持人在职情况下,是很难去地方卫视参加节目的。

况且董卿向来低调,从没听说过,她破例为谁当过嘉宾。

但这次她打破惯例,从央视到地方卫视,为倪萍助阵,的确要突破不少阻力。

你在我寂寂无名志时鼓励我、提携我,我在你洗尽铅华之后,依然尊敬你,感谢你。

这是来自一代前辈与晚辈之间的感恩之情。

03

湖北武昌65岁老人梅汉霞,坚持每天给楼下90岁的朱奶奶送饭。一年多来,从不间断。

30年前,正是梅汉霞一家最艰难的时候。

当时的她即将休完产假,丈夫忙着上班,婆婆身体也不好。这样一来,刚满六个月的儿子就没人管了。

面对家庭和事业,她陷入了两难。

这时,住楼下的朱奶奶,在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后,当下决定替她看孩子。

她笑着对一筹莫展的梅汉霞说:“我正好退休在家没什么事做,只要你放心,孩子就放在我家,我来帮你带。”

就这样,梅汉霞早出晚归去上班,儿子潘超就寄养在朱奶奶家。

往后的岁月里,朱奶奶把梅汉霞的儿子当亲孙子般看待,给潘超喂奶粉、换尿布,照顾的无微不至。

小潘超三四岁的时候,嘴馋,喜欢吃零食。

朱奶奶就像变戏法似的,从家里拿出各种零食,给他吃,只要小孩有需求,就尽量满足,一直把潘超带到五岁。

2017年,朱奶奶不幸患上白内障,眼睛几近失明,连煤气灶,锅碗等都看不清在哪里,吃饭成了问题。

这一切被正在串门的梅汉霞发现了,回家后她就和家人商量给朱奶奶送饭。

儿子潘超说:“妈妈,这还跟我们商量什么呀?给奶奶送饭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于是,每天为朱奶奶送饭,成了梅汉霞一家的日常。

(梅汉霞给朱奶奶送饭)

有人称赞两家人亲如一家,梅汉霞却说: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就奶奶帮了我,我们就像亲人一样,现在亲人有需要,我只有做力所能及的事。”

你为我带娃,我为你养老。

这是来自没有血缘关系的邻里之间表达感恩的方式。

04

前两天口碑极好的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完美收官。

其中有一期讲述了尘肺病人的故事,让人忍不住心酸地流起泪来。

绿植店老板廖延龙,为了让深受尘肺病折磨20年的父亲能够更有尊严,更体面地活下去。

暂停了自己的生意,卖掉车子,筹集资金,前往全国治疗尘肺最好的医院,让父亲做肺移植手术。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他所想的发展,父亲新移植的肺被感染了,也许是年时已高,64岁的父亲最终没有从肺部感染中挺过来。

在父亲去世几天后,廖延龙来到医院办理结算手续。

他给每一位,认识的医生护士,带来自己养的绿植,还把一盆心形的花盆递给了父亲的主刀医生陈静瑜教授,并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感谢。

谢谢他为救治父亲的付出与努力。

而精心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这样的感觉我也懂。

我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刚毕业的几年,在ICU病房轮转。

在我进入病房的第一天,刚好有一个病人做完体外循环手术(一种心脏手术)。

尽管已经是术后第二天,患者的神志已经清醒,但因病情需要,还在用呼吸机。

因为导管从口中直接插入气管,她无法说话,和我们之间的交流都要通过我们的“猜”来完成。

有一次,患者身上痒,我和护士长花了15分钟,才找对了位置。

当时我烦躁极了,心想难道我的价值是在为病人抓痒上得到体现吗?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我看见患者用插满针头的手向我竖起大拇指之后,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你为我的健康付出努力,我为你的用心伸手点赞。

这是我亲见的患者表达感恩之情的姿势。

05

我们是人,不是神。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遇到许多困难,很多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度过难关。

但要记住,对于别人给予我们的帮助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要知恩图报。

“感恩”两个字,是因知恩而感激。

其实很多时候,感恩的是别人,受惠的是自己。

我们感谢那些毫不保留鼓励自己的人,感谢帮助自己度过艰难处境的人,感谢孤立无援时安慰过自己的人。

在感谢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一个人一旦懂得去感恩,就会为那些想着我们、为着我们、爱着我们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濮存昕说:要记住帮助自己的人,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也尽可能去帮助别人。

如果我们在不断的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萌生爱,去爱别人,关怀他人,

从而又从别人那里得到感恩,得到爱。

这环环相扣的爱,将变成生生不息的爱,这被生生不息的爱所包围的世界,将是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