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道与黄金分割

 qzsywfj8658 2019-03-25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六百年的时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年代。中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伊朗出现了琐罗亚斯德(即查拉图斯特拉),近东出现犹太教的先知,而在希腊更是精彩纷呈,出现了一批哲学家、剧作家和诗人。

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这个“轴心时代”的论断,颇为有意思,也一直引来广泛的议论。若考虑到雅斯贝尔斯是有神论者,那么他的论点就昭然若揭了。

如果否定神的因素,那为什么在这些几乎互无联系的地区,会同时出现一批哲人,促使人类进行一次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大跃进呢?而更加有趣的是,当中有不少不约而同的思想。

这个引子也够长的。好吧,让我们进入主题——亚里士多德的中道。

很多中国人都持有这样的谬论,即认为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专利,而且除了东方人之外,西方人是无法参透的。其实,与中国亚圣孟子同时期的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他也独立“开发”出中庸之道的学说——为了更好地区分它们,一般把亚里士多德的称为“中道”——只不过,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力到文艺复兴而止,而儒家思想至今依然在中国人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把“烙印”改作“伤痕”是否也不为过?)。

若问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我认为,孔孟的中庸的目的是使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的目的在于实践智慧与德行。

无论中庸还是中道,它都不表示为两个极端的正中。譬如说,假如0和1是两个端点,中庸和中道都不是指0.5。其中,孔子对中庸只作笼统说明,说中庸就是适当。那么什么才为之适当呢?他并没有详细说明,所以自此引发后世儒者们争论不休。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也没有具体地说明中道的点在哪里,但他的答案却呼之欲出——那就是黄金分割。

希腊人非常注重和谐美感,他们所创造的和谐美艺术主要依赖于数学比例。人们吃惊地发现,宏伟的帕特侬神庙完全按照黄金比例建造的。所谓的黄金比例,任何长度都可以进行黄金分割,也就是使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间的比率,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个长度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永远是0.618。黄金比例揭示了宇宙的奥秘,从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到太空中的宏大星云,都能找到黄金比例。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例,你可以拿着皮尺自我测量一番。肚脐就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就是说,从肚脐到头顶的长度与肚脐到地面的长度之比等于肚脐到地面的长度与身高之比,都是0.618。还有,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膝盖是腿的黄金分割点。再看看手指关节、脚趾以及脊椎的分节,你都可以找到完美的黄金比例。

前面已经说过,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是用以实践智慧与德行。或者会有人批评我,用具体数字分析抽象事物并不妥当。但是请不要忘记,数学本身不就是抽象的学科吗?只是人们将之具体化以便于思考。或者可以这样想,我是用黄金分割之精神来衡量中道的和谐美。我相信,亚里士多德的本意也是如此。

亚里士多德举出多种美德作例子:勇敢是鲁莽与怯懦之间的中道;慷慨是奢侈与吝啬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

以勇敢为例,可以说,勇敢是鲁莽与怯懦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它靠近鲁莽甚于怯懦,但这不是说鲁莽比怯懦更接近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勇敢这个黄金分割点是善的,其它的都是不同程度的恶。当然,若以勇敢这个黄金分割点作参照物的话,我们可以看到,鲁莽比怯懦好。如此类推,奢侈比吝啬好,羞涩比无耻好,滑稽比粗鄙好。

正是由于黄金分割具有宇宙神秘的和谐美,所以当我们拥有美德和行善的时候,心灵也会不自觉地感到无比和谐,无比舒畅。这种体验,已经超越了一般理性的范畴。你有这种体验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