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牛角挂书形容读书勤奋,学习刻苦的典故。
牛角挂书-1 原文:密以薄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pèi] 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故事解说“牛角挂书”是发生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中的瓦岗军后期领袖李密身上的故事。李密祖上原本是北周和隋朝贵族,到了他这一代时已经衰落。凭借着祖上的荫庇,李密在15岁时得到了一个武职,在隋炀帝宫里当差。有一天,隋炀帝看到李密后,觉得这少年天性太活跃,怕他在宫里惹事,就将他赶出宫去。于是李密回家放牛为生。但不甘心就此潦倒一生的李密,一边放牛一边发奋读书。 一天李密听说缑山住着一个叫包恺的饱学之士,于是牵上一头牛前去求教,牛背上铺着用薄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当时的越国公杨素骑着马在李密后面赶路,看到少年如此用功,便悄悄勒紧马缰在后面跟了一段。杨素发现李密自始至终读得十分投入,便忍不住赞叹道:“谁家的少年如此刻苦!”李密在宫中当差时见到过越国公,于是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拜见。杨素问李密在读什么,李密告诉他自己正在读《汉书》。 杨素与李密交谈了一会儿,发现李密谈吐不凡。回家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时才能,都在你们兄弟之上,你们可以和他交往一下。”后来杨玄感果真前来结交李密,两人成了朋友,这就是牛角挂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