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30则读书典故(六)| 温舒编蒲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03-26

温舒编蒲

温舒编蒲,温舒编联蒲叶以供书写,比喻苦学。

出处: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汉书·贾邹枚路传·路温舒》

用典示例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作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

唐 刘禹锡《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诗以谢之》:“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

清 吴伟业《芦笔》:“采箬编蒲课笔耕, 织帘居士擅书名。”

中国古代30则读书典故(六)|  温舒编蒲

温舒编蒲

人物故事解说

路温舒,字长君,是钜鹿县束里人。他的父亲做束里的监门,让路温舒去牧羊,路温舒就采集水中的蒲草,裁成简牍的形状,用绳子编缀起来,在上面写字。说明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只要一心求学,就有办法读书。温舒后拜师学习《春秋》,被举为孝廉,做山邑县丞,后来又做郡的属吏,升为右扶风丞,后升迁为临淮郡太守,政绩非常出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