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是其他脏腑阴阳的根本,为生命活动之根,人之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均关系到肾,因此肾病多虚。 肾的精气有肾阴肾阳之分,肾阴又称真阴、元阴,肾阳又称真阳元阳,又称为命门之火。两者相互为用,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如果肾的精气衰减,常表现阴虚或者阳虚之证。 治疗肾阴虚者,益使用甘凉益肾之品,使虚火降而应自复,忌用辛燥耗津、苦寒伤阴之品,正如王冰所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应加血肉有情之品以填补精髓,可用河车大造丸加减治疗,选用阿胶、龟板、鳖甲等。 治疗肾阳虚者,忌凉润辛散之剂,益使用甘温助阳之品,也就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宜鹿角胶,紫河车等。 肾之阴阳为元阴元阳,其虚的时候常容易互相影响,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两虚,精气两伤。治疗的时候应当统筹兼备阴阳并补→阴阳双补剂→适用于阴阳两虚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畏寒肢冷,午后潮热等。常用补阴药,如熟地,山茱萸,龟板,何首乌,枸杞子,和补阳药,如肉苁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胶等共同组成方剂,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别主次轻重。 代表方→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它们均具有阴阳双补作用。 1.地黄饮子→滋阴补阳并能开窍化痰,适用于暗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现代运用:用于治疗远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阴阳两虚者。此方偏于温补,对于气火上升,肝阳偏亢和阳热的现象比较明显者不宜应用。 2.龟鹿二仙胶→滋阴填精,益气壮阳,更易于真元虚损精血不足所致的阳痿遗精,久不孕育等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眼昏花,腰膝酸软,久不孕育)。它为阴阳气血同补之剂,既能滋补肝肾,又能补益脾胃。现代运用于内分泌障碍引起的发育不良,重度贫血,神经衰弱以及性功能减退但属于阴阳两虚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