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可能是技术指标里面用的最多的,被称为指标之王,要想知道MACD的秘诀,必须首先要知道MACD指标的原理,那么MACD指标的原理是什么? MACD指标含义 MACD名字含义,MA是移动平均线,C是收盘价,D是两个计算数值,一个是DIF一个是DEA。MACD有两条平滑的曲线,和一个以零轴为标准的柱状线,叫做BAR。 MACD 指标原理 先看一下指标代码: 函数里用到一个EMA函数,叫指数移动平均,要想理解EMA,需要先理解MA。 MA,简单移动平均线,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均线,5日均线MA(5)、10日均线MA(10), 30日均线MA(30)。 比如10日均线,就是将10天的收盘价格相加,然后除以10,得到一个平均价格。将每天的平均价格连成一条线,就叫做10日移动均线。 EMA 全称“EXPMA” MA平均线是所有周期之内的收盘价格相加,除以周期数,得到的算术平均值,而EMA是加权平均。什么是加权平均,就是离现在越近的价格,对现在的影响越大,而离着越远,影响越小。所以给每一天的收盘价格授予一个权重数值。EMA的算法就是近期收盘价格权重高,对得到的平均值影响大,而远期的影响小。由于EMA近期收盘价比重大,因此EMA比MA更加灵敏。 MACD三要素:DIF、DEA、BAR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IF是两条平均线的差,短期均线为12天线,长期均线为26天线。 EMA(close,12)表示最近12天的平均价格,EMA(close,26)表示最近26天的平均价格。 DIF= EMA(close,12)- EMA(close,26)。 根据DIF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两条规律: DIF从下降开始拐头向上,说明短期12天平均价格下降速度开始小于长期26天平均价格下降速度,证明短期开始形成强势(下跌开始趋缓或者上涨)。 DIF从上升开始拐头向下,说明短期12天平均价格上升速度开始小于长期26天平均价格上升速度,证明短期开始形成弱势(上升趋缓或者下降)。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COLORSTICK; DEA就是DIF的9日移动平均线(MA),相当于对DEA进行了一次平滑。 BAR就是DIF与DEA相减的差,由于这两个数值差比较小,乘以2是为了让指标看起来更清楚。 DIF与自己的移动平均线DEA的差距的大小,就是BAR 当DIF高于DEA的时候(金叉),BAR就从0轴开始,形成0轴之上的柱状,DIF越高于DEA,BAR的柱越高。而DIF开始形成趋势转折,靠近DEA的时候,BAR柱就越短。 当DIF低于DEA的时候(死叉),BAR就从0轴开始,形成0轴之下的柱状,DIF越低于DEA,BAR的柱越低。而DIF开始形成趋势转折,靠近DEA的时候,BAR柱就越短。 上面的结论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简单一点理解,DEA是平均值,当DIF大于平均值的时候,是强势,小于平均值的时候是弱势。 理解了指标原理,后面接下去我们看使用方法。 MACD传统使用方法 大部分指标使用方法就三种类型:
MACD传统使用方法
2、卖出信号 2017年9月7号,DIF开始拐头向下,BAR(红柱)开始缩短,趋势开始走弱,应该关注,9月13号出现死叉,是买出信号。 从上面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到,macd 比同周期的均线要灵敏。 3、零轴定强弱 零轴之下是弱势反弹,零轴之上是强势主升。 这个什么意思,很多个人投资者是不理解原理的,看公式 DIF= EMA(close,12)- EMA(close,26)。 零轴之下,代表EMA(close,12)< EMA(close,26),代表EMA(close,12)没有金叉EMA(close,26),还是空头排列,这个可以理解为小周期开始走强,但大周期还没有走强。 零轴之上,代表EMA(close,12)> EMA(close,26),代表EMA(close,12)已经金叉EMA(close,26)是多头排列,这个可以理解为小周期和大周期同时走强。 4、背离 总结: 1、MACD 比同周期的均线要灵敏。 2、零轴之下是弱势(macd的两条均线空头排列),零轴之上是强势(macd的两条均线多头排列)。 3、背离的原理是最近的下跌速度(或者上涨速度)慢于先前的下跌速度(或者上涨速度),只能说明下跌变缓了(或者上涨变缓了)。 4、从背离的原理,可以看出,背离不是见顶或者见底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背离只是一种现象,例如背离后还有背离。背离并不能确认是否能形成顶底,顶部和底部也不一定需要背离,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关注我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