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是冷兵器时代,将士们抵达战场时,只能拿起武器,近距离拼命杀敌,不拼命是不成的,道理很简单,上了战场,只有两条路摆在他们面前,第一,获得胜利,活着回家;第二,战争失败,战死沙场。但在徐达的部队中,我们会发现一支名叫“长索骑”特种部队,他们的存在与士兵的生死相挂钩。这批人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里面藏着徐达战无不胜的原因。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的出生和朱元璋相似,都是农民家庭。元朝末年,徐达加入朱元璋的部队中,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徐达经历过数十场战役,在战争中,他战必胜,攻必取。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在“北伐”之战中,竟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领兵灭了元朝。 公元1367年11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对抗元朝。双方开战后,徐达采用“不杀降将”策略。徐达获得胜利后,元朝的官兵纷纷缴械投降,而徐达没有惩罚降兵,反而将他们安顿好。正因如此,几场仗打下来后,徐达率领的士兵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 徐达在领兵作战之际,他竟开始招募民间擅长耍杂技的能人异士,目的是要组建一只特种部队。 在我国古代,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将士们在战场上受伤后,会丧失战斗力,死亡机率会大幅度上升。特别是骑兵作战期间,如果被对方打下马,基本无生存的希望。 徐达是从基层做起的,他深知将士受伤后的绝望之感。当他被任命为将军,便在考虑这个难题,如何才能在战场上,及时抢救受伤的士兵呢? 徐达大约招揽一千名擅长杂耍的异士,并将他们秘密地聚集在一起,进行“特殊”训练。训练项目非常简单:套东西,但想要达标却非常困难。他们不仅要静着套,还要动着套。 时机成熟后,徐达将这支队伍起名为“长索骑”。原来,“长索骑”真正的作用是救援。在战场上,只要有士兵受伤,无法继续做作战,长索骑的异士便会冒死冲入敌营,用绳索将受伤的士兵套住,带到安全的地方。 “长索骑”抛出的套索,几乎百套百中,只要绳索飞出去,没有套不到的东西。大家可以在脑补一下,这完全就是——西部牛仔。徐达充分利用奇能异士的绳技,让其在战争中大放异彩。无论前进或撤退,徐达都不会抛下任何一名麾下的士兵。 “长索骑”的威力被士兵熟知后,徐达在军中的威信逐步攀升。正因如此,徐达手下的士兵,才会英勇作战,他们知道“长索骑”会保障所有人的生命安全,他们是自己活着回家的希望。 朱元璋得知 “长索骑”的神奇之处后,要求徐达在出征前,留下几人给后宫嫔妃表演杂役。不料,徐达竟拒不接旨,他的理由让皇帝又爱又恨:皇上调臣一人,沙场多无数冤魂。 在战场上,徐达敢于用奇招。他将士兵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后,士兵为感恩,也会被激发出无限的潜能。正因如此,徐达才会战无不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