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奇文,全篇96字只有一个读音,故事却讲得很精彩

 老黄说史 2019-03-26

千古奇文,全篇96字只有一个读音,故事却讲得很精彩。如果废除了汉字,这些文章连神仙都难读懂,不服,来试!神一般的文章,全文96个字,“听不懂”却能“看得懂”。

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这话并不夸张,因为,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积淀,汉语言文字越来越博大精深。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帮为了救国图强的新文化精英们,却将中国的没落归咎于方块汉字,为了强国富民,社会上废除汉字,对汉语进行西化改造,或是全面拼音化声音汹涌而来。

面对如此情况,一些有识之士也站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有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赵老师的观点是,汉语的语音和文字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字尽其用的。为此,他编写了不少“同音字故事”,让重语音轻文字的新文化精英们无言以对。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施氏食狮史》,全文连标题在内一共96个字,却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如果改用拼音来表达,就是神仙也难读懂文章是啥意思。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下这个故事吧。

这篇文章本来是没有标点的,这样看下来是不是很蒙圈啊?如果只用拼音标注,人们还会更蒙逼的。加上标点后,文意一般人就能读懂了。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有人说,即使加了标点,也不好懂,原因很简单,因为赵老师使用的是文言文。而文言文记录的是先秦时期的口语。如果在先秦时期的人们用口语表达这些同音文,当时的人们能够听得懂。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虽然有人“听不懂”却能“看得懂”。至于为什么能够看得懂,是因为读者具有一写的文言文功底,不具有文言文功底的人,照样很难看明白原文的意思,比如“适”、“是时”、“视”很多词不属于现代汉语系统。

翻译成现代文,这个故事就更好懂了:

石头屋子里有一个诗人姓施,喜欢狮子,发誓要吃掉十头狮子。这位先生经常去市场寻找狮子。这一天十点钟的时候他到了市场,正好有十头大狮子也到了市场。于是,这位先生注视着这十头狮子,凭借着自己的十把石头弓箭,把这十头狮子杀死了。

先生扛起狮子的尸体走回石头屋子。石头屋子很潮湿,先生让仆人擦拭石头屋子。擦好以后,先生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的尸体。当他吃的时候,才识破这十头狮尸,并非真的狮尸,而是十头用石头做的狮子。先生这才意识到这就是事情的真相。请尝试解释这件事情。

一个民族的语言并不是个小问题,她仅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直接载体,兴废之事,可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继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发表后,有许多人也开始了仿写,比如下面这篇《仁人忍刃》,全文42个字,读音都为“ren”:

“人人仁人人忍人,认仁人忍人刃人。仁人仁忍人人刃,人忍人人人人仁。忍人仁人任人刃,任人刃人任仁人。”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翻译成现代文,看他表达的是啥意思吧!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