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蔚:《兰》(曼殊名画七十一)

 昵称16627923 2019-03-26

《兰》,存《曼殊余集》书稿内。

画跋:“‘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郑所南《墨兰诗》。”跋为太炎题写。

这幅作品是曼殊1905年在南京陆军小学工作期间所作。后来,他的一位同事、朋友伍仲文回忆往事,说友人们当时是这样议论曼殊绘画的:一天,校事方罢,同事章木良与同为同事的伍仲文之兄伍义伯聊天,谈到郑所南藏在苏州井里的《心史》一书,曼殊忽然入座。木良问他:“大和尚之兰比所南之兰何如?”曼殊说:“何敢比!”义伯说:“等量齐观,但有独到处,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曼殊默然,盖以此语为知己语。

南宋画家、诗人郑所南,在南宋灭亡后,画兰仅画枝叶,不画土根,寓亡,兰花已无生长之地,表现的是家国之痛。曼殊画兰,淡淡几笔,却传神地表现出了兰草的清爽高洁,其风格与华丽媚人之花迥然不同。兰草的稀疏的叶和花,表面看起来,显得很弱小,然而却并不傍大树以求存。她不是同情的对象,她是一种强而有力的独立人格的象征。美与力的完美结合,充满清秀钟灵之气,体现着高尚的情操,散发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内在精神。“伤心人”苏曼殊,他的“怀抱”,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万恶的社会,傲然挺立,坚强不屈。




(原载李蔚《曼殊妙跡百帧》156-157页,北京远东联合国际拍卖公司201810月出品,非卖品。)

链接:https://www.docin.com/p-2180926290.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