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作用

 专升本2李金枝 2019-03-26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 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 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认知个体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 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 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 平衡即被破坏, 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 ( 即顺应) 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 并在 “ 平衡— —不平衡— —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构建主义也越来越成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识到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 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 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