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寺藏经阁珍藏“秘籍”展出

 youxianlaozhe 2019-03-26

修缮一新的少林寺藏经阁(冯雷 摄)

  大公网3月25日讯(记者 冯雷)历经近1年修缮的少林寺藏经阁于3月24日落成,此间举办“法藏少林”佛经大展,藉此庆祝藏经阁修缮落成,让民众近距离接触古佛经文化与古印刷文化。

  当日上午,少林寺藏经阁修缮落成大典举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荣宝斋、成都文殊院图书馆、中国佛学院图书馆等单位嘉宾共同为藏经阁修缮竣工剪彩。

  中国首部刻本大藏经首次亮相

是次展览展出的佛经(冯雷 摄)

  3月24日至28日,少林寺与北京荣宝斋共同举办“法藏少林”佛经大展,三十余件散落民间的写刻藏经以及少林寺秘藏千年的历代佛经,涵盖了7世纪唐代的写经宝卷,西夏文写本刻经,宋元刻本大藏,明清宫廷写经,千年瑰宝悉数展出,使大众得以近距离接触古佛经文化与古印刷文化。

  令人瞩目的是,其中中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开宝藏》,也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第十三件开宝藏原件,于此次展出首次亮相。

  少林寺藏经阁又称法堂,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约公元1345年),之后历明永乐朝,清顺治朝,每有修葺。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少林寺时,原藏经阁藏经移贮法堂,故法堂又称“藏经阁”。少林寺藏经阁原建筑毁于1928年大火,1993年按旧制重修。时隔二十余年,由于藏经阁内梁柱是木质结构,遭到虫蚁迫害严重,于2018年5月末重修少林寺藏经阁。

是次展览展出的佛经(冯雷 摄)

  历史上,藏经阁作为少林寺重要的文化中心,是译经、讲经的核心场所,存放有大量佛经、文化典籍以及宗教圣物。新世纪以来,为恢复藏经阁的主体功能,少林寺重点加强了珍贵古籍的征集与保护力度,申请为佛教界首个“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第四批)。

  少林寺藏经阁现拥有古籍总计三万余册,善本一万二千余册。其中,元明清版大藏经5480卷,唐敦煌写经《大般涅盘经》一卷,宋资福藏本《大般涅盘经》一卷,宋崇宁藏本《十住断结经》一卷。珍贵的古籍还有木刻《少林寺志》、清康熙岳生堂刊刻《说嵩》以及少林寺的秘藏拳谱等。

  藏经阁现代图书则以佛医、武术为特色,二者的收藏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少林寺在释永信大和尚的主持下,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国武术大典》《禅宗大典》等大型丛书。

  

是次展览展出的佛经(冯雷 摄)

  此次藏经阁修缮工作,少林寺多次征询领导部门及古建专家建议,在原有基建基础上,选取优质木料,极力恢复原貌,并采用现代技术,结合佛教慈悲精神,科学防潮防虫,目前藏经阁部分功能得以恢复,殿内供奉汉白玉卧观音像重现荣光。

  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申少春表示,少林寺历来重视中华古籍的收藏跟保存,是全国汉传佛教第一家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寺院,少林寺古籍保护已经走上了规范化之路。少林寺藏经阁落成,体现出了少林寺在传承中华文脉中的担当与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