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除了需要管理好自身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随时了解整个行业的变化,无数巨头的倒下都验证了一个真理,不能随着大环境变化的企业都注定会被淘汰!
PEST常用的分析内容包括: 政治层面分析:政策、税收、环保、贸易章程、法律、稳定性、安全规定等; 经济层面分析: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汇率、通货膨胀、消费模式、生产率等; 社会层面分析:收入分布、人口统计、生活方式变革、教育、潮流风尚、生活条件等; 技术层面分析:产业技术关注、技术转让率、信息技术变革、互联网变革、移动技术等; PEST更多的关注于整个大环境的分析,而另一个关注企业内部分析的则是SWOT,两者可以取长补短进行很好的结合,形成SWOT-PEST分析矩阵,最终形成16种决策: 考虑到一些行业的特殊性,PEST又演化出了PESTEL工具模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从而让前期的分析可以更全面: 简单来说,PEST提供了一套在分析外部环境时系统的防范,包括:BRD(商业需求文档)、公司战略规划、产品经营发展、竞品分析等都可以使用PEST进行分析,与其它很多工具模型一样,PEST同样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大量的指标必须运用到具体的环境中才会有意义,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的挖掘和丰富,而结果怎么样,则要依赖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了。 说个题外话,我们经常说谁谁谁新出的产品是抄袭了其它家的功能,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普及的年代是相当常见,但是抄袭如此好用,为什么有些公司成功了,有些公司失败了呢?具体原因就是首先推出产品的公司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而后来者很多就是把功能简单的复制,虽然外表一模一样,但是内核差了很多,但是,这种情况对体量差距比较大的竞品之间是不适用的。 结束语:PEST提供了一整套分析行业环境的思路,但是具体的方法依然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去进行系统的梳理,这也是工具模型的一个特点,它仅仅是一个工具,具体怎么用,还是要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