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生活在过去,但由于他们的思想超前,反倒像是来自未来的人。“外星人”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就是这样的人——尽管富勒已去世很多年了,但他的名气反而越来越大。他生前最主要的身份是建筑师,但人们还称他“工程师、几何学家、发明家、思想家、诗人、未来派画家、神秘主义者……”。富勒在很多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由于他的很多超越时代的奇思妙想,还有人称他为“外星人”——一个完全的、未来思想、科学设计的探险者。 富勒的一生都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在各方面取得了很“传奇”成就: 他是一名建筑师,却没有执照; 他是一名教授,却两次被哈佛大学开除; 上世纪20年代,他设计了“飞屋”; 上世纪30年代,他设计了能潜水也能飞的汽车; 他在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建筑结构,启发了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 富勒生活在上个世纪,但思考的却是这个世纪甚至是下个世纪的事情,他的头脑太超前了。在资源紧缺、全球变暖的今天,人们愕然地发现,这位像外星人一样的富勒,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如此巨大的遗产…… 在19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20 年代期间, “进步时代”的住房问题、美国工业设计界商业设计兴起,再加上人类的不断发展开始与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产生矛盾,而富勒“少费多用”生态设计观念营应运而生,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城市金刚罩,曼哈顿穹顶富勒提出过一个非常科幻的想法:用一个大罩把纽约的曼哈顿罩起来。大罩能创造自己的气候和生态,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大罩还是一个“金刚罩”,防御性能很强大,无论是太阳风暴还是核弹爆炸,都可以被挡在罩外…… 富勒球,“宇宙中最有效率”的造型上世纪50年代,富勒设计了“网球格顶”,申请了专利,这是他一生中最靠谱、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发明。一般的建筑,遮盖一平方米地面的结构重量是2500千克左右,但网球格顶只需要4千克就行了。 美国空军的北极雷达站第一次用了富勒的网球格顶,很多工程师打赌圆顶很快就会被大风吹倒,事实证明,它安然无恙。 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美国馆,被富勒设计成了20层的高圆顶建筑,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富勒球”。从此,球形建筑开始在全球流行开来。全球有数不清的富勒球建筑,比如我国的国家大剧院,就是根据富勒球原理建造的。 富勒球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建筑领域,克罗托、柯尔和斯莫利等3位化学家从富勒提出的用六边形和少量五边形创造出的“宇宙中最有效率”的造型中深受启发,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碳分子同素异形体——新碳球C60,由于其分子结构类似于网格球顶,将其命名为“富勒烯”。随后,这3位化学家凭借相关成就,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飞屋环游记,“会飞”的智能轻型建筑上世纪20年代,富勒就设计出了第一座“会飞”的建筑:圆形结构的六面体,用铝和玻璃制成。飞屋很轻,悬浮于空中的飞艇可以钩住房子的吊索,将它带到任何地方。飞屋有许多独特功能,比如太阳能发电,自动真空吸尘系统、空气调节和自动开关的门……许多相关设备当时都还没有发明出来。富勒的想法实在太超前了。 1920年,飞屋模型在芝加哥展出,轰动一时,但也只是轰动一时而已。没有人认为这种房子真的能够被建造出来,而富勒也只不过是个“无害的怪人”而已。今天,人们回头重新看飞屋,觉得这种可以批量生产、一天就能造好的超轻的房子,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富勒提倡的这种批量生产、一天造好、即刻入住、无需劳力、所有的生活设施都批量生产并附着在内的“超轻大厦”,在住房资源紧张的今天,让人觉得十分向往。这种大厦还可以随时被飞艇送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是现实版本的“飞屋环游记”。 能潜水也能飞的环保汽车上世纪30年代,富勒又跨界到汽车工业。他设计了一辆小型特种车,铝制车壳,有3个轮子,最高时速可达190公里,它能承载12名乘客,并且可以原地旋转180°,也就是说它倒车非常方便。这款小型特种车外观类似没有翼的飞机,流线型的外观使汽车在运行过程大大减少了空气的阻力和能量的损耗,从而更加节能环保,这款汽车的出现,对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富勒还匪夷所思地在这辆车的后部设计了一架潜水用的潜望镜,并且表示这种车型最终可以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不幸的是,富勒生产出来的第一辆样车只行驶了3个月就发生了车祸,虽然调查结果显示,这次事故的责任在另外一方,但却导致这种神奇的汽车再也无人问津。 今天,著名的环境学家伊恩・麦克哈格这样评价富勒的汽车设计:“真的很难相信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能设计出这种小型特种车,它的发动机相当于一台割草机的发动机,效率高得难以置信。我们现在的很多制造商,只要听一下富勒的观点,就能学到有益的东西。” 宇宙旅行者:地球是艘“宇宙飞船”富勒出生于美国一个古老的家庭,生前拥有48个荣誉博士学位和26项专利发明。但幼年的富勒一直以为世界是朦胧的,4岁才发现视力有问题。长大后的富勒样子很怪,头很大,身高不到1.6米,两条腿还不一样长。这令他感到很忧郁:“我是大自然的畸形现象,是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他曾两次考入哈佛大学,却都被除名。 21岁时,富勒加入美国海军,他无比喜爱海洋,一共环行地球57次,几乎都是坐船完成的。退役后,富勒开始做建材生意,但很快破产。这时,他4岁的女儿不幸得病去世。富勒准备投湖自杀。在湖边,奇迹发生了,富勒说:“我听到冥冥之中有声音对我说,你没有自杀的权利,你不属于你自己,而属于整个宇宙。”从那一刻起,富勒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造。 有人怀疑富勒是个外星人,因为他一直都在传播这样一种想法:地球是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员,以时速10万公里行驶在宇宙中,必须知道如何正确运行地球才能幸免于难。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叫《地球飞船的操作手册》的书。 少费多用,颠覆传统设计的戴梅森住宅在富勒漫长的一生中,他论述了关于技术与人类生存的思想。他称这种思想为“Dymaxion”,即“少费多用”——最大限度利用能源的,以最少结构提供最大强度的,用很少的能量做更多的事情的方法。 1944-1946年,富勒推出了戴梅森住宅(Dymaxion House)。这种新生建筑是对传统房屋所有特征的彻底颠覆。富勒认为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将来的住房问题会更加突出,必须利用技术,设计出可以高效生产,造价低廉,便于运输,较少占据空间的新型住所,Dymaxion住宅便应运而生。其中包括4D塔、4D住宅、Dymaxion住宅单元、Dymaxion住宅机器和富勒自宅,他们在建造过程、使用过程和细部设计上都实现了富勒“少费多用”的设计原则;并在结构、用料、能耗、空间占据和回收利用等方面都体现了生态性,具有绝对超前的影响。 富勒不仅利用“少费多用”的思想设计设计出了各种住宅,还将此设计原则应用于住宅配套组建的设计中,如Dymaxion浴室、独立式家具包和Dymaxion综合柜等,体现出了“少费多用”思想的普适性。 1983年,富勒在病逝之前不久荣获了美国最高的平民荣誉——总统自由勋章,颁奖词中称赞道:“他在几何学、教育学和建筑设计领域卓有贡献,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