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教育孩子的问题,就是事事讲理

 博采简纳 2019-03-26

《你是过度付出的妈妈吗?》

孩子们天生喜欢故事,而真正的好故事,从来不会有无谓的评判。它不会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它只是通过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方式,描述出事实的样子。

比如,我们经常会在格林童话中看到这样类型的故事:同一个父母生的两兄弟,一个是善良的,一个是恶毒的;一个很勤快,一个很懒惰;一个名字叫真实,一个名字叫谎言。这样截然相反却又关系密切的组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在夫妻关系里,我们经常见到两个性格相反的人往往紧密纠缠,或者和谐得不行。

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这种现象中存在某种作用于内心的互补原理。也就是说,人有通过互补去完整自我的心理倾向。

那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那个人,为什么能够吸引我们呢?因为对方表现出了我们无法表现的东西,或者确切说,不是我们无法表现,是就藏着我们身体里,而被压抑下去了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说,每个人不是去找另一半,是去寻找更完整的自己。我们的大白话里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就是这个道理。

荣格把我们未表现出的、被压抑的那一部分自我命名为“阴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也就是自己黑色的另一半。

荣格说,阴影是不能被消灭的。

如果一个人试图去压抑自己的阴影,会出现什么结果呢?那个阴影,一定会寻找其他出口。甚至会在我们最亲近的人身上,替代出现。

每个人不是去找另一半,是去寻找更完整的自己。

一位妈妈,很是贤惠持家,且家庭事业两不误。可有一回,她很烦心地问咨询师:

“我儿子8岁了,总坚持自己是对的,很明显不对的也会坚持,情绪会激动,那个时间段过去了,他其实也会认错,情绪也能变得平稳。可是只要事情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就容易情绪化,爱跟人对着干。比如写作业,明明错了,就是不听对的。”

短短一段话,“对错”二字很显眼。咨询师问:

“你跟孩子沟通,也很关注对和错吧?”

妈妈点头。

咨询师又问:

“家中学校都这样?”

妈妈摇头:

“学校不,学校评价可好了。”

很有趣。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为自己的父母量身定制的。就像对和错是对立的一样,妈妈和儿子现在的关系也是对立的。多聪明的孩子!在学校不这样,在家中这样,实在有点和妈妈对着干的意思。

因为妈妈喜欢论对错,过于执着于对的,抵触错的,坚持“一是一,二是二”,于是孩子反抗妈妈的方式,就是故意错给妈妈看。

在妈妈的世界里,对的错的很重要。对孩子却不然。

想要改变妈妈口中孩子的那些问题——“故意犯错,情绪化”等等不好的东西,需要妈妈自己先改变。

这位妈妈年幼时,一定也总是被要求“只能对,不能错”。“错”就是被妈妈努力压抑下去的阴影部分。何时妈妈能够学会接纳这部分阴影,能够允许自己犯错,才有能力去容纳孩子的错。否则,妈妈越是坚持“对的”,孩子越会不由自主地去承担“错”的那部分。

在妈妈的世界里,对的错的很重要。对孩子却不然。

再举一个例子。

一位爸爸,他有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小的是女孩。他会经常当着人面,对女儿表达更多的喜爱,他说:

“你看,我闺女真聪明,会来事儿,人缘好;老大就不行,反应迟钝,嘴也笨。”

他的孩子还很小,大的4岁多,小的2岁多。他说,2岁的女儿“会来事儿”、“人缘好”,直言4岁的儿子“不行”。这其实是成人之间才有的评价。

只是发展中的小孩,如何就能做出这样几乎盖棺定论的评判呢?背后的事实是什么?聪明的一面和笨拙的一面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父亲的人格里。只是,他小时候,聪明的一面更被鼓励和接纳,而笨拙的一面则更容易被指责、批评。

这个真实案例,清晰地呈现了多子女家庭中频繁在发生的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爸爸的持续催眠下,这对兄妹一定会按照爸爸的点评方向成长。从心理学角度说,就好似俩孩子同时领到了不同的任务,一个负责聪明、灵巧,一个负责迟钝、笨拙。这样,孩子们就被塞进了一个自己专属的模子里。而他们的其他人格部分,甚至是他们真正的人格部分,就被忽略、被悄悄抹杀了。

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催眠”

当然,在独身子女家庭中也会存在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们,习惯了用逻辑思维和大道理,去评判自己的孩子,把孩子人为地分为可以接受的部分,以及不能接受的部分。

一个小时候总被指责、批评太笨的孩子,长大后,这部分难受的体验会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等他做了父母以后,很可能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表现得笨拙。

我们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孩子却偏偏厌恶学习;父母行事很正派,为人很和善,孩子却人缘很不好,攻击性强,还总有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等等。这些孩子,很可能只是活出了父母自己身上被否认的那部分。

一个总是指责丈夫不负责任的妻子,身边就会配一个甩手掌柜的丈夫。

物理学上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关系也是。

不止亲子关系里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亲密关系里也一样。

一个总是指责丈夫不负责任的妻子,身边就会配一个甩手掌柜的丈夫。

一个总爱埋怨恋人不体贴的女人,她的另一半一定会越来越笨拙、无奈,并日渐变得疏远。

一个总是责怪妻子情绪化、爱纠缠的男人,只会将自己的妻子一次次逼进情绪的狂澜中。

如果硬要去分辨这些关系中,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几乎不可能。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总会看到关系中的双方,都振振有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道理的本质,是工具,非生活本身。当道理和亲密关系冲突,请扔掉道理。一个人善于讲道理,说明思维正常,有常识。但如果一个人事事都讲道理,只讲道理,那么很可能他是个很无知的人。

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很多事,并非都条理清晰、黑白分明。你整不了那么清楚。也不需要事事都弄清楚。各种各样的对错、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成堆的“你应该”、“你必须”,已经够困扰我们的了。

在亲密关系中,就算你有道理,你赢了,但你最后却输了快乐。

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

在这一点上,孩子们比我们更有天份。他们好像更容易、也更敢于亲近人性黑暗的那一部分。

比如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属于先天气质偏静,稍文弱。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常常会被欺负。有一天,他妈妈就讲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妈妈说:

“我给孩子讲了个民间故事,说是一家有两个兄弟,哥哥很坏,各种心机,又是打父母、又是霸占弟弟财产,甚至最后还把弟弟推下山崖。没想到最后,弟弟在神仙的指引下发了大财。于是哥哥也假装掉落山崖,希望能够发财,结果却被野兽吃掉了。孩子听完故事,竟然说‘我要做哥哥……’”

妈妈问了好几次,孩子最后依然选择哥哥。我也遇到过很多妈妈有类似困扰。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喜欢故事里头的那个坏蛋角色?这是不是孩子的道德感出了问题呢?

我们回到这个民间故事里头。故事里,哥哥一直都是非常强势的,有力量的。现实中常常被欺负的小孩,当然希望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们是真正能够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懂得听从自己体内血液的涌动,会跟随自己的心,去本能地滋养自己内在的真正需求。

最重要的是,孩子对好坏对错是没有那么多评判的,只有成年人才会说,“白色是好的,黑色是坏的”“快是好的,慢是坏的”“正确就是好的,犯错误就是坏的”,等等。

而孩子们却更纯粹一些。他们用行动在验证荣格的那句名言:

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