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后0-2周 (1)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2)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以及踝泵练习:5分/组,1组/小时。 (3)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4)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2次/日,30分钟/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 分钟(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 2.术后3-4周 (1)直抬腿肌力练习:10-20次/组,1-2组/日。 (2)后抬腿练习: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2-3次练习/日。 (3)俯卧位“勾腿练习”: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4)主动关节屈伸练习:10—20次/组,1—2组/日。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6-8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 (5)有条件可以使用CPM练习角度: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6-8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 (6)开始下地扶拐行走:如无痛,患腿可部分负重(根据手术内固定方式不同,由专业医生决定负重占体重的百分比),注意保护!不得摔倒! 3.术后5周-3个月 (1)负重及平衡: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可在平板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逐渐至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次,2次/日。 (2)坐位抱腿: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次,1-2次/日。 (3)有条件可以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20-30分/次,2次/日。 (4)抗阻伸膝练习: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5)提踵练习:2分/次,休息5秒,3-5次/组,2-3组/日。 4.术后4个月-6个月 本期练习旨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性,逐渐、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 (1)静蹲练习: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2分/次,间隔5秒,5-10连续/组。2-3组/日。 (2)跨步练习:包括前后、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 (3)患侧单腿蹲起练习: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 ----转载自 北医三院 康复中心 周谋望 陈亚平 葛杰 赵晨 王术 吴同绚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