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连环画的故事:我和小人书

 暮云深 2019-03-26
我和连环画的故事:我和小人书

我和小人书

1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的一个周六下午,正上初中一年级的我骑车十余里从住宿的学校回家后,发现房门紧锁,母亲和小妹都不见踪影。从邻居口里得知,父亲办妥了全家的户口,在前天来车收拾东西搬迁而去。因我早已说定继续留在这里上学,再加上时间紧,就没有告诉我。

搬迁的地点是几百里外的塘沽。

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承载着我童年少年时代美好情感的一箱小人书就此在这次长途搬迁中毫无征兆的丢失——父母亲搬走了几乎所有家什,唯独遗漏了柜子底下我那满满一箱小人书。那是谛听过我的心跳和我彼此深情凝视过几百遍的伙伴啊——威风凛凛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精忠报国的岳飞,历尽艰险的鲁宾孙,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赤胆忠心的杨家将,神出鬼没的敌后武工队……它们居然以这样一种方式和我彻底作别,我甚至都无从知道它们最后的命运。

我伤心得泪满衣襟。

那年冬天异常寒冷,北风呼啸着在天空肆意驰骋,长久的盘旋在我家老宅空荡荡的记忆里。怅然伫立中,我似乎听到窗前的老槐树发出了一声类似怀旧的叹息,整个院子也仿佛重重一颤。

十五岁,故乡的风景和我渐行渐远,我丢失了一个长长的梦。

2

儿时忆,最忆小人书。

看过的第一本书是《杏花塘边》还是《青年近卫军》,无论如何是分不清的了。第一回在村里小卖部的货架上看到红红绿绿的小人书时,不过三四岁吧,我至今惊讶自己怎么就记忆得如此清晰,甚至连卖货的张顺用鸡毛掸子拂拭货架尘土的情形都历历在目。张顺带着热忱的笑容让手臂熟练地挥上挥下,动作的优雅总让我感觉他是在拂拭岁月。

独自拥有的第一本书是河北版的《入关之前》。过年了,和比我大一岁的小舅相会于姥姥家,大舅允诺给我们俩一人买一本小人书,挑来拣去,居然选了同一本。这让已经上高小的老舅很是不屑,一个劲儿地埋怨我们的愚笨,我们俩却置若罔闻,想的只是对方拥有的自己也一定要拥有。

很羡慕邻家的小存,他居然拥有满满一大箱小人书。《山乡巨变》、《桐柏英雄》、《大刀记》、《敌后武工队》居然都是成套的,这让他在同伴面前总是昂首挺胸。我几次三番软磨硬泡的想借回家看,他都坚决不允,直到我用一把弹弓相诱才好容易得偿所愿。那天,我们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一脸灿烂。

后院的振民也爱看小人书,三十几岁的人居然读得如醉如痴,由于近视,他常常把头埋在书里长时间不抬起来,被我戏称“钻进去了”。他有一本电影版的《铁道游击队》,我不知耍了什么花招给赖过来据为己有,他于是就到我家来看,隔三差五地看,实在小气。

最幸福的时刻当属过年得了“压岁钱”后和小舅一起去镇上最大的供销社,我们俩小跑着从北门或西门进去,向着东南角的柜台飞奔,好长的一段路呢。那边玻璃柜台里整齐地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小人书,我俩踮起脚尽力爬撑着双肘,眼花缭乱的挑选,手里的纸币汗津津的……

第一次见到陈俭绘画的《茶花女》,我脱口而出“菜花女”。用现今的网络语言评价,那真是“巨汗”……

比较喜欢的题材是《岳传》、《杨家将》、《西游记》、《三国演义》,自习课时,几个人用薄的白纸蒙上一页认真地描画,居然也能有模有样。有一爱穿绿装姓李的同学,画得最好,关羽和他的赤兔马青龙刀在纸上活了似的,我们都自叹不如。

真正感动心灵的是“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高尔基传奇而苦难的经历,是那样深刻地走进过我幼小的心,我那样熟悉他的一切,和他一起忧伤一起快乐,依稀觉得他就是身边的一个小伙伴。书中外祖母的慈爱与伟大常常让我想起自己的姥姥。

有多次在课上看小人书的经历,一是耐不住诱惑,二是书源紧俏,好多人都排队等候,下课根本轮不过来,只好冒险搞“地下工作”。被老师没收过三四次,胆战心惊地去讨要,老师居然也并不太严厉,告诫下次不能课上再看,然后淡淡说一声明天再来要,原来老师也要先睹为快。那一刻,老师的面庞在我的眼里突然生动起来,回来一说,书主人也多云转晴。

常在墙角或者树阴下看书,几个人读一本。一个坐在地上,其余几个或旁或后,或蹲或站,皆鸭子似的探着脖儿。嫌翻书的动作慢了,忍不住要抢着翻,就被谁打一下手背儿,也不恼,过一会儿又翻。

镇上的文化馆绝少开放的,只在那儿看过一回书,二分钱一本儿。里面人头攒动,都是年龄仿若的孩子,坐在长凳上看得如醉如痴,不时趁管理员不注意偷着私下交换一本儿,屋里飘荡着快活的空气。那天,我一直看到肚子咕咕乱叫,囊空如洗,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

啊,小人书!

真的,我至今都不习惯“连环画”的称谓,我只叫它“小人书”。我知道,它已经流淌进我的血液里,融化在我的呼吸里,根植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

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3

拥有过一本《绿野仙踪》(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高宝生绘画)。

在曾经整整一箱的小人书中,它是为数不多的童话故事。我几乎不敢相信,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念竟然能够根深蒂固地伴随自己的成长,并且不断放大。

那是关于愿望的。

一个名叫多萝茜的小女孩,被突如其来的旋风刮到一个遥远的地方,认不得回家的路,但她有决心、有勇气要走回家去。途中她碰到要去找脑子的稻草人,要去找心的铁皮人,要去找胆量的狮子。他们一路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最后大家都实现了幸福的愿望。

中心词是“迷途”和“寻找”。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恐怕都难免会被这样那样的旋风吹走,远离心灵的故乡。人生,其实何尝不是一条漫长的回家之路?在一次次艰辛的跋涉中,我们日渐积淀起思想、爱心和勇气,懂得依靠群体力量生发智慧,凭借坚持不懈达成愿望。

和“愿望“一字之差的是“欲望”,或者说,“欲望”是一种过度的乃至贪婪的愿望,就像故事中的西方恶女巫,她的愿望的性质决定了最终的个体命运。

愿望,人人都有的。

愿望,有时是要单一些,纯粹些的,不能无止境的升级。这样,幸福才会走近我们身边,并绽放绚烂的花朵。

一本书就能悟出人生真谛,小人书,谁敢言小?

4

如今,小人书在书店里难觅踪影,却现身于收藏市场,且价格不菲。

小人书渐次淡出大众的视野,是社会发展的选择;小人书日渐成为收藏界的宠儿,是历史回眸的必然。

收藏,常有人议论:什么为好?

我这样想:

不过于苛求品相,不过于追逐风潮,不过于计较得失,是一种好。

品一盏香茗,结二三知己,淘四五册书,也是一种好。

获得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宁静和悠远,更是一种好。

只是爱我所爱吧。

很喜欢作家萌娘的一首小诗:

总有一天

我会住进山歌里

深居简出

乘着一支旧歌的翅膀

回到我们出发的地方

我的心灵

比任何时候都贴近泥土

我的目光

飘散着青草鲜花的气息

常常疑心这诗是专门写给我们连环画爱好者的。这种感受,在夜阑人静时,在轻轻抚摸一册册蕴含独特记忆的小人书时会真切地浮凸出来。那时,屋子里是你一个人,还有你的影子,一种遥远而熟悉的气息从脚下慢慢弥散开来,渐渐充盈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岁月在墙壁上的钟摆里往来游动,你看到了时间的眼睛。

它一直在默默凝望呢。

默默凝望中,过往的时代犹如刚刚收割后的麦田,遍地都是遗落的金黄麦穗儿,我们臂挎柳条编成的小篮,在午后的阳光里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一一拾起,目光中充满深深的感激。

天空在,大地在,白云在,清风在,岁月在,小人书在……我们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旧文再读,不胜感慨

文:永远的小人书(连趣网同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