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暴君中国历史上不计其数。但是在先秦时期,有名的暴君还真是不多,最出名的就是夏桀和商纣。对于夏桀这个人,因为文献记载比较少,真相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了,今天小编主要来八一八商纣王的“黑历史”。如题,他真的是暴君吗? 我们来大致了解下纣王这个人。纣王的真实名字叫做”辛“。也有说法是”受“。子姓。他是帝乙的小儿子,按照一些史料上记载,他长得高大,孔武有力,能够搏击猛兽,并且聪明过人。子辛大约于公元前1075年登基,之后采取一系列稳定国家政权的行为,但最后还是在公元前1046年亡国。子辛最终自焚身死,最后被人扣上了”纣“的超级大黑帽。 有小伙伴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纣”。其实纣”是一种谥号,是对帝王一生贡献的总结。帝王生前自然是不允许下面人议论他的,但是死了之后也只好留给后人随便评说了,特别是那些末代君主,没有一个被冠上好的谥号。“纣”的意思是”残义损善”。是一种具有极大贬义的蔑称。子辛被称为“纣王”。最早出现在周人的文献记载里。 商人对子辛的谥号为“帝辛”。这是一种不偏不倚的称呼。一些文献里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商人并不讨厌他。在文献里,虽然有很多对帝辛不满的句子,但是从没有关于对他残暴的描写。小编也查看一些相关的数据,发现帝辛在位期间,没有记载说有大规模地杀害俘虏。甚至比历代有所减少。“纣”的说法几乎全在周人文献里出现,并且后世争效之,越抹越黑。 《尚书》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一是酗酒; 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三是登用小人; 四是听信妇言; 五是信有命在天; 六是不留心祭祀。 现在看来其中有相当部分有不实之处。以下是一些历史爱好者的总结。特别是利用现代人的眼光,很多罪状都是不切实际的,比如酗酒一说,商代酿酒多为粮食发酵,酒精度数不高,更加类似今天的酒精饮料,很难喝醉。往往没有喝醉就饱腹了。到了后世更增添了“酒池肉林”的荒谬说法,这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国力。 还有几条是社会变革的问题。比如说“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等,都是扯淡,归根到底,当时商朝政治体系的弊端已经出现了,帝辛想要改革,势必触犯贵族的利益,这部分贵族极有可能和外敌勾结,从而推进商朝的灭亡。 再不然就是老一套,把一个国家的灭亡,栽在一个女人的头上。 一些资料显示,帝辛在位一直在打仗,虽然扩大了国土面积,但是削弱了国力。再加上俘虏政策做的不好,大量俘虏对其很不满,加之贵族怨声载道,最后被周人乘虚而入,覆灭了自己的王朝。他本身是一位好君主,勤政爱民,想要改革,可惜生不逢时,死后还被后人越描越黑,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