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平生绝美之作,仅28字无一生僻,却写出世间最长最美的相思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唐代的诗人们写相思,可谓前仆后继,谁也不敢说自己笔下的相思是最高境界。李白曾经有诗作《长相思》,被认为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其中“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可谓唐代版的“泪水逆流成河”,写的是感人至深。不过不管怎么看,这种表达总感觉过于直白了些,泣如雨下和泪眼婆娑之类的抒情,总让人觉得似乎不那么隽永、不那么细腻。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写了一首相思诗,这是他平生绝美之作,仅28个字无一生僻,却写出了世间最美和最长久的相思,这就是那首著名的《望夫山》:

  《望夫山》

  唐代: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这首诗的大意为:妻子整天地盼望丈夫回来,而丈夫却不归来。日复一日,她竟化成一块孤零零的石头,一动不动,只是苦苦相思。年复一年,这块石头盼呀盼,望啊望,一点都没有改变。情真意坚,初心不改,当如这块望夫石!

  望夫石,望夫山,这样的民间传说在中国大地上可谓十分普遍,诗中的望夫山指的是安徽当涂望夫石。妇人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表达了我们这个对于夫妻情感的珍视,尤其是对于情真意坚的无比珍视。

  全诗紧扣题目,诗眼为一个“望”字。“望”字三见,诗意递进三层,一句一递进。一、二句讲“望夫石”的传说,是为入题。“望”者一往情深,“望夫”而“夫不归”,转而引出“苦相思”三字。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诗词所努力刻画的重要内容。《诗经》里就曾说:“女之耽兮,不可脱也”与最后一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是异曲同工之妙,几千年如一日,真让人肝肠寸断!

  我们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当然也必须考虑刘禹锡写作此诗时候的心境。刘禹锡此时在朝堂备遭打击,长流边州。此诗即借咏望夫石是希望自己能够重新获得重用,所谓“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可见这首诗不纯为写相思,因而境界更为高远,意蕴也更为深厚,甚至莫种程度上而言,超过了李白的《长相思》。

  然此诗用意虽深,语言却朴质无华。尤其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只似当时初望时”。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葆有那份初心而矢志不渝,始终不改呢?多少恩爱的人儿也有所谓疲倦和厌烦时期,而这“忘夫石”并没有因为等待了千年就气馁,就绝望,而是一如既往,始终深爱着自己等待的那个人。这种执着,或者说蠢笨的执着,令人动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