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王斌(1921-)湖南攸县人。1921年9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幼年时代刘王斌就接触了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小小年纪就逐渐迷恋上美术绘画,自我萌发出对美术绘画的极大兴趣。此后,刘王斌随潜心研究,刻苦自学绘画技艺和方法。多年的绘画练习和对绘画艺术的眷恋,使得刘王斌越发难于割舍自己喜爱的绘画艺术,其绘画技艺经过多年的磨练,也逐渐成熟起来。少年时代的刘王斌在家乡经历了抗日烽火的考验和洗礼。稍长,刘王斌迫与生活的压力,曾在县城当过学徒。后来因为有绘画的基础,刘王斌还应聘做过学校的教员,即使在当时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刘王斌仍然没有放弃习画,每天仍坚持绘画练习不断。绘画技艺也在日积月累中得以不断的提高。在解放战争年代,由于刘王斌思想活跃,要求进步。被发展成为我党地下工作者,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年轻的刘王斌欢欣鼓舞,满怀激情的创作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的巨幅画像,很快就出现在欢庆解放游行队伍当中,博得大家的一致喝彩。初步显示出刘王斌的绘画天赋来。1950年,刘王斌来到上海,应聘于上海三联书店工作,考试中刘王斌默画了马、恩、列、斯的浮雕画像,很快被三联书店看中录取。就此,刘王斌开始为三联书店出版的书籍配画插图,同时他也为橱窗作宣传画,为剧场做幻灯广告等,先后为上海滩多家私营出版机构绘画了连环画《特务你往那里跑》、《战斗英雄刘子林》、《废铁变成清花机》等作品,这一时期,刘王斌充分展示和实践着自己的绘画技艺和技法。1952年刘王斌进入由上海市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工作者进修班,系统接收和学习了新式绘画理论和表现技法。毕业后,刘王斌成为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特约作者,其间创作了连环画《王自新坦白》、《瓦尔德和他的领事馆》、《小红》等作品。不久,刘王斌被吸收进入到新成立的新美术出版社工作,担任连环画创作员。1952年他先后为新美术出版社创作了《学了39天文化》、《模范三轮车工人》、《单身退敌》等连环画,出版后获得读者的喜爱。1953年相继创作了《吕凤文重新入社》、《互助组长王秀兰》、《小红本子》等一批反映现实紧跟时代步伐的连环画,此外他还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绘画了《芸芸和小弟弟》、《我上学了》、《张小红找爸爸》、《真正的荣耀》、《值日生》等一批适合少年儿童的低幼连环画。1954年刘王斌绘画了《则娜》、《少年和老鹰》、《黄大鹏找狼窝》、《为了独立自由》、《一束玻璃花》等连环画。1955年他相继绘画出版了《童话国历险记》、《杨柯寻宝》、《金小鸟》等连环画。此外刘王斌还为朝花美术出版社,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了《龙宫情侣》、《课外的五分》、《野苹果树》、《摩雅泰》等连环画。1956年刘王斌随新美术出版社一起并入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仍担任连环画专职创作员。从1956年至1957年间,刘王斌又相继绘画了《夜莺》、《悬云寺》、《真假太子》、《偷自行车的人》、《三人行》、《小铅笔历险记》、《看不见的好人》、《书也要睡觉》等一大批读者喜欢的连环画作品。他的绘画风格和技艺日臻成熟。1958年刘王斌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了《沙恭达罗》、《鲧伯取土》、《珍珠仙子》等连环画。其中《沙恭达罗》连环画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韵味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为创作好这部古印度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的同名神话剧,刘王斌查找资料,从全剧人物感情发展的描绘,到设计环境道具的布置,力求用使古印度的典型人物和场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密切结合起来,很好的诠释了神话剧的寓意,连环画出版后,获得读者和业内人士的一只好评,标志着刘王斌绘画艺术达到其巅峰状态。可惜好景不长,1958年反右风暴骤起,《沙恭达罗》连环画因为涉及爱情、神学等和当时形势不协调的原因,《沙恭达罗》连环画被停止发行。后来,刘王斌还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了《芦花记》、《秘密大事》、《朝阳山下的故事》等连环画,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了连环画《模范少先队员龙钦卓》。不久,刘王斌因此还被下放到到上海郊区的农村进行劳动改造。下放两年后刘王斌回到原单位,不料因为心手不应,心里想画,手却发抖,不听使唤,难以再继续创作连环画,1962年刘王斌因身体原因彻底告别了心爱的连环画创作生涯,转行从事年画的创作。虽然刘王斌不再创作连环画,但他把那种好学和深入研究的创作态度带到年画的创作中,在年画的创作领域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他绘画的年画《荷花童子舞》,仅出版的初印数就达到当年的最高印数达27万张,年画《鲤鱼跳龙门》更是红遍当时的江淮两岸,创造出版数量的最大发行量。开辟当年年画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画家的敬业精神和超凡的绘画功底。其绘画的《醉仙图》曾在日本大阪国际展览会中荣获优秀奖。八十年代初,刘王斌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退休,退休后的刘王斌并没有闲赋在家,而是寄情于书法的海洋中,利用空闲时间他开始研习书法艺术,用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刘王斌还被老年大学聘为美术教师,专门辅导老年人的书画艺术的创作。真正做到老有所乐。为社会发挥和贡献着自己的余热。 虽然,刘王斌靠自学绘画最终成为一代连环画家和年画家,这些成绩的取得和画家早年刻苦求学,练习绘画,后天积极探索绘画理论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才最终成就了刘王斌的绘画成就。刘王斌共创作连环画作品约三十余部。古今中外、少儿斗争、现实神话等题材的连环画均能驾驭自如。刘王斌的连环画创作个人风格鲜明而独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老画家。他绘画的连环画造型生动而准确,人物场景刻画细腻而逼真、鲜活而极富雅趣,线条勾勒飘逸而挥洒自如。充分展示出刘王斌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刘王斌是一位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和实践,喜欢钻研,勇于探索不同绘画表现形式,做到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画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创作态度严肃和极其认真的画家。他在创作每一部连环画之前,总要反复熟读和仔细研究脚本,推敲故事情节和意境,收集不同背景故事的各种资料,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在正式创作中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将自己的绘画理念有机的融合于绘画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风味和特色的绘画风格。我们可以从刘王斌绘画的连环画代表作如《单身退敌》、《则娜》、《悬云寺》、《黄大鹏找狼窝》、《沙恭达罗》、《鲧伯取土》等作品中领略到画家为此付出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后所展示的艺术特点。也正是因为画家对绘画艺术的孜孜不断追求和严谨眼熟的创作态度,才使得我们日后能欣赏到画家的绘画作品带给我们视觉冲击和艺术的美感。刘王斌绘画的连环画作品也是众多连环画作品中的佳品。将永远被连环画爱好者们喜爱和珍藏。 刘王斌主要连环画作品目录: 《特务你往那里跑》劳动出版社1951年9月出版 《战斗英雄刘子林》私营一文出版社1951年10月出版 《废铁变成清花机》劳动出版社1952年5月出版 《王自新坦白》华东人民出版社1952年4月出版 《瓦尔德和他的领事馆》华东人民出版社1952年5月出版 《小红》华东人民出版社1952年6月出版 《学了39天文化》新美术出版社1952年11月出版 《模范三轮车工人》新美术出版社1952年11月出版 《单身退敌》(合作)新美术出版社1952年12月出版 《吕凤文重新入社》(合作)新美术出版社1953年3月出版 《互助组长王秀兰》(合作)新美术出版社1953年7月出版 《值日生》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年7月出版 《三人行》(合作)新美术出版社1953年8月出版 《我上学了》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年8月出版 《张小红找爸爸》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年9月出版 《芸芸和小弟弟》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年10月出版 《小红本子》新美术出版社1953年12月出版 《真正的荣耀》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年12月出版 《则娜》新美术出版社1954年3月出版 《少年和老鹰》新美术出版社1954年6月出版 《黄大鹏找狼窝》新美术出版社1954年6月出版 《为了独立自由》新美术出版社1954年10月出版 《一束玻璃花》新美术出版社1954年12月出版 《杨柯寻宝》新艺术出版社1955年1月出版 《童话国历险记》新美术出版社1955年2月出版 《摩雅泰》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8月出版 《金小鸟》新美术出版社1955年9月出版 《夜莺》上海新艺术出版社1956年6月出版 《龙宫情侣》朝花美术出版社1956年8月出版 《悬云寺》新艺术出版社1956年9月出版 《看不见的好人》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10月出版 《课外的5分》(合作)朝花美术出版社1956年10月出版 《小铅笔历险记》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11月出版 《真假太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4月出版 《偷自行车的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8月出版 《野苹果树》朝花美术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 《书也要睡觉》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 《沙恭达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1月出版 《珍珠仙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3月出版 《鲧伯取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4月出版 《芦花记》朝花美术出版社1958年7月出版 《秘密大事》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 《朝阳山下的故事》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5月出版 《模范少先队员龙钦卓》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7月出版 作者丛日宏,特为此次《外国文学作品连环画特辑一》整理发表,在此谨代表连趣网同学向丛老师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