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构造简介

 昵称57748227 2019-03-27

古琴是一种平放桌上,右手弹奏,左手辅以按音、泛音等各种指法的弹弦乐器。

琴体为上下两块狭长的木板构成,面板外狐内空,底板平整,经胶合称为共鸣箱,长约120厘米左右,宽窄不一,约20厘米左右,一般头宽尾窄。所用木材多为桐木(面板)、梓木(底板)、楠木(底板)等。经刨制后,上下板用漆灰粘合。底板腰部插放两个雁足,琴身全部上以中国大漆。

琴首“承露”、“岳山”,及琴尾“焦尾”(冠角)、“龙龈”皆为硬木,岳山、龙龈用以支架琴弦。

琴徽,普通多用加工成圆片的螺钿,亦有用金、玉、珍珠等其他材料制成。

在琴底板有两个发音孔,即龙池(长约20厘米)和凤沼(长约10厘米),分别位于四至七徽以及十至十三徽之间。

琴弦古时用纯丝制成,现在多用钢丝(外缠尼龙)弦。

琴轸是专为调弦所用,以控制音的高低,多用硬木、玉或牛角等材料制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