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半梦书斋 2019-03-27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黑国强为“研木得益”创办人、“典亚艺博”联席主席,是少数具超过20年经验的年青古玩业者,作为黑氏古玩业的第二代掌舵人,其父亲黑洪禄先生为香港著名中国明清古典家具收藏家及古玩商,经营古典家具超过半个世纪。本次请黑国强以本人对鉴定和修复黄花梨及紫檀家具的丰富经验,综谈明清家具的市场、修复、搭配、维护各面向。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之前安思远的专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内买家,似乎代表中国的新市场。你觉得现在的国内买家有没有值得特别注意的品味特色?

现在国内买家五花八门各种品项都追。以前欧美是一个相对早开发、成熟的市场,香港则是一个起点,很多家具都是从中国大陆出来的,最早的华人市场主要是香港和台湾,所以这个时期的欧美与港台地区其实就属于同一个市场,非常单一,大部分中国出去的东西,他们都认为是中国典型的家具特色,比如说大漆、近晚期的红木、柴木,国外的人都是比较关注的,黄花梨是因为后来有比较重要的出版物出现才引起国际市场的关注,当时不单关注黄花梨。我们说的明清家具,还是指明末清初的那一批家具,当然那是黄花梨家具的黄金年代,款式简约。其实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的买家、收藏家,很早就已经是走“简约”与“生活搭配”这个方向了,当时也没有所谓的家具收藏家,他们就是摆在家里用的。后期开始有比较专门的学术研究,才产生了做图录,并摆在博物馆里面展览的情况。

这十几年,特别是2000年后拍卖市场的所谓“火爆”都有一个指标性的潮流,一窝蜂地追寻单一的品味。比如说这一波黄花梨家具价值上涨之前是紫檀,但现在紫檀好像都变得没有人关注。简单说,早期70年代到90年代,欧美港台市场最高潮的时候,什么品味都有,但还是以简约为主,特别是在80年代以后。大陆当时也没什么概念,什么东西都会有,什么品味都会有。现在还是比较单纯了,比如说黄花梨家具,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还有阐发出的很多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材料,它的根源都是黄花梨的家具。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黄花梨长方凳一套四件清初,18世纪,由左至右为最原始到完成修复的状态

刚刚提到,国内买家现在五花八门各种品项都追,所以听起来又回到了70到90年代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各个品项都保持广泛兴趣,是这样子吗?

也不是。要是参照拍卖市场,这几年,就只有黄花梨家具才有一定的价值。刚才提到的安思远专拍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黄花梨家具,买家大部分都是新手,而不是拍卖场上、家具收藏界的老手。这些人自己之前不买,或者说不在外面买,然后最近看到拍卖场上出现有可靠来源的东西才出手。你说他们的品味有什么特色,我觉得就是没什么特色,市场只要有某一类东西火爆起来就变成他们的品味。当然也有一些年资比较长的,他们的品味已经跟当年欧美港台的没什么区别,他们真的是买了之后摆在家里用,摆得很有品味,跟其他的家具、装修也好,设计也好,能搭配起来的也有,但总的来讲不多,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左右。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有耐性,或者是购藏的年资很长,连绵不断地一直在买。我觉得我们所谓的收藏家应该至少是连续十年以上都一直在收东西,才能算收藏家。

研木得益针对这类国内买家做了哪些经营方向的调整?

微调还是有的,一般来说还是技术层面。现在很多人对于新家具与旧家具的区分不明确,很多时候刚接触的客户对现在潮流流行的黄花梨家具,第一句就问: “这是海南的还是越南的?”他们用新家具的标准去看待老家具,我觉得他们的品味就是只注意材料,而忽略了明式家具之美的基本条件应该是家具的形制、比例。

家具本身不会变,比较俗一点来讲只能说是越放越值钱。我们的策略调整主要是价钱,现在我们的标售价比以前的价钱提高起码20%左右,因为这边的买家喜欢砍价,这是中国市场的一个特色。以前是比较幸福的年代,成熟的买家不会几天下来都是在跟你讨价还价,我们可以比较优雅地经营,而他们可以比较优雅、比较悠闲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来跟我议价,我能扛得住,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先花了钱买了东西进来,东西是我们的了,我们能一直放,价钱不对就不卖,但是人家送去拍卖的不能等,一上了拍就要卖,所以我们是比较细水长流的,其实那么多年以来一直也都是这样,变的都是技术上的改变,没变过的,还是古董行家应该做的事情。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黄花梨霸王枨半桌一件,明末,17世纪,修复烫蜡后

家具对你来讲,每一件都有特殊的状况,当你遇到不同状况的时候怎么选择不同的技术或手法?关于家具的整理,请介绍你个人的原则。

当然我们有自己一个修复的手法,但主要还是依据顾客的喜好。以前,以2000年左右为一个分水岭,以欧美市场为主,大部分顾客是喜欢的东西才收,并跟它生活在一起,总不可能摆一件破破烂烂的东西在家里吧!现在有时候,“包浆”这个词很好用,但以前我们不用的,因为根本没有这个词,在家具上面没有这个词。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它恢复到一个可使用、尽量原装的状态。所谓原装就是你看得到纹理、颜色,漂漂亮亮地摆在家里,这是我们的一个标准。

2000年左右以后,大部分客户怕买到新充旧的东西,看货的时候要求要看原皮壳原包装,买之后再要求你修复。现在我的客户八成都是中国大陆的,也大部分都是这样。当然也有一些极端的,要你什么都别动。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可以接受原皮壳原包装,但最后会发现根本接受不了破柴一样的东西,还是需要修复。看完货我修复,弄到漂漂亮亮,不是百分百干净,因为不见光的地方我们是不动的,比如说桌底、脚底、床底、夹板,那些我们站在外面往里面看不到的、不太明显的结构部分,我们就不会磨或洗得干干净净。我个人认为这样最平衡,最能保持这件家具之美跟功能。

如果有哪一块缺了,或者说哪部分需要补构件的时候,你用新材还是旧材?

依旧补旧,依旧修旧,但是表面处理还是要干净漂亮为主。

以前比较容易达到用旧材来补,但现在可能性很低,因为材料实在太贵了。不可能找到那么理想的材料。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最早是在市面上能够看到很早期,从清末民初到解放前流落到国外的家具,也没什么严谨的修复方法,就是组装起来,用砂纸一抹,后期到70年代才开始注意到表面的处理,我记得小时候去我爸的工厂看,老师傅也是这么做的,根本不存在包浆不包浆的问题,因为都已经没了。到我入行的时候,不再用刮、刨、磨的方法去做处理,只用洗的。木工大同小异,就看材料的选择。

现在弄老材料不太可能,我爸早期那个年代可以拆一个大黄花梨的残件当材料,现在一个残面要好几千万,比家具贵很多,你不可能这么做。当时黄花梨市场就是因此产生的,因为我们在修老家具的时候需要去找这种材料,才发现了黄花梨的存在。海南找到的新材料也有几十年的历史,那也是很难的。当然我不认为海南是万能的,所以越南的我们也有,看你怎么选而已。后期没有那些元明清的残件来当材料,就找到一批海南岛的几十年的黄花梨,海南岛一直用黄花梨做家具,做生活用品,所以这种残件很多。再后来,连这种几十年的家具都没有了,然后又有新的材料出现,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仓库现在有一批几十年前买下来的材料,不是新的,都是用来修家具用的。因为这种材料稳定性非常高,摆了几十年。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明末,17世纪

你20年来认识了非常多不同的买家,现在的风气是不是越来越往时尚家居的方向发展?现在这些买家买回去后放在家里使用的情况如何?有没有跟他们讨论如何布置?

这样的风气在这三四年很明显。看地方大小,有一个实际的限制是楼房天花板的高矮。在亚洲区,港台居住环境可能差不多,不可能做到太高的楼底,所以可能会没办法摆大型家具。相对来说国内可能会好一点,有钱阶层不少,他们愿意花钱买房子、建房子,甚至一个庭院、会所,能发挥的空间跟当年欧美的有钱的阶层差不多,搭配也比较容易发挥。但是认真要找一件合用的家具要花一点时间,古董家具的比例与高低是按以前人生活方式制作生产,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可能不太合用。

这种状况下我会建议:别强迫一切都必须是老家具。举例来说,以前的电视就是一个砖头大小而已,所以放在比较高的条案上问题不大,但现在我只能挂在墙上。大部分人买回去还是要用,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几百平米的地方。安思远的东西摆起来当然好看了,他家里几乎有3000平米,天花板起码五米高。自用或展示,是有点分别的,看自己的追求。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味的建立也是一样,所谓的混搭也是这样。这是你自己的家自己的家具,不是我们说的品牌示范单位,不是你看杂志看图录那样摆出来,那个可以参考,但我不会推荐客人那么做。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请你推荐几种样式,给刚入门、想买古典家具回家使用的读者。

如果说现在开始收藏第一件、要留到最后的家具,它要中看又中用,线条、材料都齐全,我会推荐“四出头官帽椅”。我爸收藏了一张我认为是最完美的一件。考虑材料的选择、设计、线条、美观、实用、舒服等,都能在一张好的四出头官帽椅上体会到。

有椅子之后你还需要什么?大部分古董的桌案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因为太高。你先有桌案配一个现代的椅子,或先有椅子配一个现代的桌案都不搭。所以有了好的古董椅子,要配一个老的桌案。宽窄也影响它的功能性。用现代生活习惯的思路去想,我们的办公桌得能放得下一台电脑,不能太窄,但是明式家具以窄形桌案为主,比较大的,若说60公分以上的,一百张桌子只能有两张,所以它的价值非常高,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比其他的桌案明显都要高,就是我们说的画案或者画桌,清中期以后才出现的书桌,都比现在的高10或者十几公分,差别蛮大,所以要买这样子的桌案还是要搭配明清的、没有改过比例的椅子。一旦改过,整个比例、线条就不好看了。

最后推荐实用性高的柜子、书架,还有凳子。凳子是没有靠背的坐具,灵活性比较大,你可以当坐具也可以当咖啡桌,或当沙发桌,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以古董家具而言,“用”比单纯摆设的要求要高许多,所以我会跟客人说要有点耐性寻找。但是很多人都不能等上一年两年的,要么他的兴趣就马上失掉跑去买新家具,要么就不收家具了。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黄花梨理石五围屏罗汉床一件,明中,16世纪,状态极佳,保持不用下胶,可随时装拆状态(图为修复后、未烫蜡的状态)

沾人气,养和用|老家具可永葆青春

(图为拆散后,支起展示状态,可清楚看到榫卯结构)

关于保养和维修,你通常给买家什么建议,常见的保养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情常见的是哪一些?

别恐惧使用老家具。

以前所谓的暖气是烧煤的,有可能会烧到家具。但现在这种值钱家具一般也不会放厨房,所以也不用怕油烟,不用那么担心。我们的老家具在纽约或者北京使用,它是会变的,但是我们的修复可以处理,比如说一个桌案的面板,我们在修复的时候就要预留空间让它收缩或膨胀,只要你不要任意改变它的自然条件就行了。这个是在交易完成之前就会跟他们说明的。有些新家具一收缩面板就会开裂,老家具在制作的过程里都会考虑到这些问题,它会缩,两边收缩,但不会裂开,到夏天或者潮湿的时候又会涨回来,所以问题不是很大。

另外一个问题是打磨。只要不是长期受水或者受阳光晒,其实不用每天上蜡,一年上一次就够了,但前提是,不要用现代的化学清洁剂清洁它,蜡水之类千万不能用。保养最简单的,刷鞋的刷子、穿旧的棉衣、T恤就是最好的工具,用这些布和穿的破破烂烂的、很软的T恤每天去擦一擦它就很好,很简单的,不复杂,但是做到了就会累积到很多经验。

你会给现在要进场的那些人什么建议?比如说你觉得他们在买之前可以做哪些功课?

做功课其实比以前容易,关键是看完图要自己亲自去接触实物,别光看图录看预展但碰也不碰。大家最好面对面地去聊,很多客人跟我聊了一年才买第一件东西。我们看家具不是单纯用眼睛看的,有时候跟其他古董一样要上手,你要摸它感受它,要用,要坐过,或者在桌上写个东西,在榻上躺一躺,你的感觉会练回来。

现在都很注重投资的观念,以前老外很少,他们是先收好再说投资,现在反过来,先说投资再说收藏,你肯定要买在市场上资源最少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可能多。我的结论是:“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假如你有1000万资本,别一年里面去买20件东西,应该是一年里用这个成本去买一两件好的。市场就是一个金字塔,实际上顶尖紫檀、黄花梨家具的升值幅度跟供应链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而最底层的,它的范围被拉宽了,因为它的价钱没有上去。刚起步要交学费的人,至少从中层开始买,除非是自己真的喜欢无所谓,或者是有地方有仓库的家具狂人,否则别从底层入手。

感谢李欣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