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为何没有强迫梅兰芳演出?

 西风影评 2019-03-27

电影《梅兰芳》前半部分拍得不错,少年梅兰芳与十三爷大唱对台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后半部分大失水准。

历经满清、北洋、民国、日寇、汪伪、新中国,梅兰芳声誉日隆,用四川话来说,人对了,飞机都要刹一脚。

友人回忆,梅兰芳平常默默地在那里坐着,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觉得眼前一亮。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黎明扮演的青年梅兰芳偏胖,且太过压抑、拘谨,眼神都不对,没有梅兰芳不卑不亢、风神潇洒的味道。

蓄须明志,变卖家产也不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日寇无可奈何,是梅兰芳传奇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影片画蛇添足,虚构日军拔刀胁迫梅兰芳演出,表面上弘扬民族气节,实则不仅亵渎历史,还矮化了人物。

中外名流的名和姓,包括日韩精英五体投地的鲁迅,日本朝野均以“和音”(日语发音)称呼,唯有“梅兰芳”直接用汉语发音。日本人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此实罕有之事”。


1919年4月,25岁的梅兰芳东渡扶桑,《天女散花》、《御碑亭》令岛国“万人空巷,争看梅郎”,京都大学狩野直喜、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著名汉学家,一改京剧“鄙俗”的成见,出版《品梅记》,京剧自此在东瀛生根发芽。

1923年关东大地震,梅兰芳举行赈灾义演捐献一万块大洋,成为第一个向灾区捐款的外国人,在日本家喻户晓,大和民族至今感念不已。

导演说他一直想不通,抗战爆发之后,梅兰芳为何坚决不去重庆,而要一直留在上海。如果他看过《梅兰芳传稿》,或许会茅塞顿开——

梅兰芳是罕见的飞黄腾达而不忘故旧之人,穷困潦倒的父执之交、梨园旧识,甚至是破落了的捧过他场子的戏迷、票友,都是其念念不忘的感恩对象:

每逢严冬腊月,当兰芳把孝敬他们的红色纸包儿(那里面的蕴藏往往超过他们几个月的收入)递过去时,你可看到那些老人们昏花的眼角内涌出丝丝的热泪,透过蓬松的白色胡须,滴到满是油渍子的破皮袍子上去。

其它剧团吃的都是开口饭,惟独梅兰芳1922年成立的承华社既养老又养小。

人对了,飞机真的都要刹一脚:1950年代周恩来特许梅兰芳保留自己的私人剧团(1960年4月改为“梅兰芳剧团”)。改开之前,梅兰芳是大陆独一无二的私营企业家。

忍辱负重、出污泥而不染,有太多的负担与无奈……

但凡对生活和艺术,一笑万古春的梅兰芳都讲究一个不争之争:你说你的,说的都是对的、好的;我做我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不伤害人,不忘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