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得不服,他是海南历史上唯一主动落籍海南的“从一品大员”

 昵称413468 2019-03-27

作者:海军山 文/图

自古以来,被誉为海南四大文化名村的海口市攀丹村,建村历史700多年,与五公祠毗邻,攀丹村之所以成为海南文化名村,盖因村中唐氏一门人才辈出,历代共出了9位进士,光是明代一朝便出6位进士,更是曾经两度出现“父子都是进士”的佳话。创造这种历史“神话”的就是海南历史上唯一一个主动落籍海南的“从一品大员”的唐震。村中原本光是古代的牌坊就有14处,其他的古迹同样也不少,奈何该村毗邻市区,地皮值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未开始的一波“城镇化浪潮”之中,遗留的大多数古迹也都被拆毁。目前,村中古迹硕果仅存的唯有一口“竹根泉”井,但就是这口500多年的古井,因为周边地貌剧变,现在泉水也已干涸,处于“濒死”边缘。

一、攀丹村变身“城中村”古韵难觅

现在走访海南四大文化名村——海口攀丹村,你会发现与史书记载相差很大。全村被周边高楼大厦所包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的田园风貌已荡然无存。旧时的田园风景多被马路、校园、医院和小区等建筑所取代,古村格局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现在攀丹村龟缩于“竹根泉”东部,实际上已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

村中道路狭窄,小巷如麻,有些凌乱不堪,村中建筑多为3-5层高的楼房,与城中村中的小楼一般无异,无甚明显特色,传统名村中常见的砖木或砖石结构的传统老房子是一栋也没有了。村中的唐氏大宗祠与西洲书院看上去是老房子,但其实也是2004年后重建的。

于攀丹村中寻名村古韵,或凭吊先贤,唯有到村中心广场处的竹根泉去,这是村里遗留至今的真正古迹,至今已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井为明代进士唐胄令人所挖,与原西洲书院遗址毗邻。此井深约3、4米,过去井水甘甜澄清,饮后唇齿留香,颇得明代唐胄进士的嘉许。取名为竹根泉,想必井四周会栽有许多的竹子,泉根深种,不忧其涸;但现在古井四周,均为水泥平地所取代,也难寻一丝竹影。

然而村中这唯一的一处古迹——竹根泉,现在连“根”都被“断”了。“社会与视界”在现场看到,唐胄的所题的井名及后世名人的题字等都刷上了红漆,看上去很耀眼;然井口早已被村民用木板遮盖住,因为井水已接近干涸见底,以往井水满则溢的田园美景再也见不到。

略一打听,有年长的村民指着井后边的高楼说,几年前那几栋大楼建好之后,地下的“水脉”被挖断,井里的水位就不断地下降,现在已干。这的确令人感到遗憾,文化名村——攀丹村这最后一处古迹估计也难保了。

据村里老人讲,过去村里曾经有14处古牌坊,还有海南唐氏渡海始祖唐震故居、唐胄故居、青云桥、古榕树等,先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了一批,最后一批陆续损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城镇化浪潮之中。

当然值得一观的,还有古井旁边的唐氏大宗祠及西洲书院,在这里还能寻到原先古村中的一些遗韵。唐氏大宗祠是2004年在原址的基础上重建的,一起重建的还有西洲书院,书院重建历时8年,直到2012年才彻底完工。该书院是完全在原址的底座上重建的,走势、布局与古代时基本一致。2016年唐氏宗亲与后人向海口文物部门提出,申请将该书院列为省级或市级护文物,海口市文物部门考察后,初步同意确定西洲书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还有待正式的批复。

二、古时攀丹村实乃城东“世外桃源”

“社会与视界”走访攀丹古村看到,仅仅二三十年光景,全村地貌就大为改变,有若沧海桑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位于五公祠附近的攀丹村,村外良田万倾,每到夏季,蛙鸣蝉噪、稻花飘香、湿地池塘勾连成片。每次坐公车从海口海府大道经过,当公开驶过五公祠时,总会让人忍不住透过车窗向东而望,因为车窗外东面远处视野开阔,绿意绵绵无绝期。

而美舍河犹如一条优美的玉带,穿梭于无边的绿色稻田与原野之间,间杂着无数的湿地与湖泊,有如“绿仙子”梳妆的明镜一般。而处于这其中的攀丹村,那个时候就如“世外桃源”,村中垂柳依依,古榕叶茂根深,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

攀丹村这里之所以风水独好,是因为夹在美舍河与南渡江之间,自古以来形成了肥沃的河流冲积平原,良田也多。再加上地势较低,水网绸密,遍布湿地与湖泊,便于灌溉与桑蚕养殖等;又位于旧时府城的城东郊外,距府城东门只有1里之隔,农户入城交易便为便利。这也难怪这一带的几个村庄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都别富庶,因为具备了所有农业生产所必须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利。

农耕社会中,农业发达地区便意味着富庶,所以这一带是古代府城地区,也是整个海南岛经济最为繁华的地带。能够证明的就是古代留存至今的“东门市场”,其实就是古代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

而以旧时的美舍河护城河河内的东门市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约一里之地,就存在着三个古代读书人心中的圣地的“高等学府”——琼台书院、五公祠(书院)与西洲书院三家书院鼎立,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旧时的书院同样存在着“生源”竞争的,而胜出的书院,多半取决于该书院掌教先生的名气与学识。

三、“唐氏始祖”主动落籍潜心教育

在古代农耕社会,想出头唯有参加科举考试。在这里,“社会与视界”不得不佩服唐氏一族的先祖唐震的眼光实有过人之处。

攀丹村唐氏一族,并非村里原住民,而是外来落籍的,其原籍为广西桂林兴安县人。史料记载:唐氏一族的“渡海始祖”唐震在南宋末年为官,历任台阁、太傅、光禄大夫等职,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宋淳佑(1241—1252年),贬琼后任琼州刺史。

按照北宋与南宋时代的官制,唐震所任官职均为“非实权”的官职;然而品级却不低,多为从一品级别,是我们常说 “一品官”,也是皇帝的老师、顾问等闲职近巨;说明其学识、见识等方面都是一等一的。或许是其任官时“极力抗元”等政治主张,不为当时宋帝或当权小人所喜,最后被贬琼州。

或许是对南宋当局失望又或者是对南宋当时的时局不看好,唐震在“心灰意冷”之下,任琼州刺史没多久,便选择直接选择落籍城东的攀丹村,连广西的老家也不想回了,准备扎根与老死海南。“社会与视界”认为,这是唐震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第一件事。

当时府城城东的农村环境优美,村中富户亦多,在此办教育生源绝不是问题。南宋时期的海南,作为贬谪之地,在文化与教化方面亦存在着严重不足。而选择开办学堂,也是唐震平生所做的最正确的第二件事,他与其子唐叔建两人一起创办了攀丹村义学堂,这是西洲书院的前身。

唐震凭着做过京官及“帝师”的经历与名声,办一所学堂自然不缺教书育人的学识与底蕴,城东的乡村乃富庶之地,四里八乡中的好学之人便“趋之若鹜”。如此一来,没过多久,义学堂就在琼北地区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四、奠定琼北书香门第世家“千年传承”

虽然唐震在学界及唐氏后人心中的影响力和名气不及其后人唐胄大。其后人或许会以为唐震只是因为挂了“渡海始祖”的名头而名声显赫的,不如唐胄编撰出《正德琼台志》这部地方志,名传千古,万世流芳的成就。而事实上,世人也更关心的是唐胄,从发表文献的数量,或公共场所中的塑像等就是明证。

但“社会与视界”却不这样认为,如果没有“开创者”何来后面的一切事情。历代被贬海南的名臣就有不少,而真正如唐震这般主动落籍的并专攻教化当地的一个都没有,更多名臣的后人是被迫落籍海南的。作者:海军山 文/图

自古以来,被誉为海南四大文化名村的海口市攀丹村,建村历史700多年,与五公祠毗邻,攀丹村之所以成为海南文化名村,盖因村中唐氏一门人才辈出,历代共出了9位进士,光是明代一朝便出6位进士,更是曾经两度出现“父子都是进士”的佳话。创造这种历史“神话”的就是海南历史上唯一一个主动落籍海南的“从一品大员”的唐震。村中原本光是古代的牌坊就有14处,其他的古迹同样也不少,奈何该村毗邻市区,地皮值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未开始的一波“城镇化浪潮”之中,遗留的大多数古迹也都被拆毁。目前,村中古迹硕果仅存的唯有一口“竹根泉”井,但就是这口500多年的古井,因为周边地貌剧变,现在泉水也已干涸,处于“濒死”边缘。

一、攀丹村变身“城中村”古韵难觅

现在走访海南四大文化名村——海口攀丹村,你会发现与史书记载相差很大。全村被周边高楼大厦所包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的田园风貌已荡然无存。旧时的田园风景多被马路、校园、医院和小区等建筑所取代,古村格局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现在攀丹村龟缩于“竹根泉”东部,实际上已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

村中道路狭窄,小巷如麻,有些凌乱不堪,村中建筑多为3-5层高的楼房,与城中村中的小楼一般无异,无甚明显特色,传统名村中常见的砖木或砖石结构的传统老房子是一栋也没有了。村中的唐氏大宗祠与西洲书院看上去是老房子,但其实也是2004年后重建的。

于攀丹村中寻名村古韵,或凭吊先贤,唯有到村中心广场处的竹根泉去,这是村里遗留至今的真正古迹,至今已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井为明代进士唐胄令人所挖,与原西洲书院遗址毗邻。此井深约3、4米,过去井水甘甜澄清,饮后唇齿留香,颇得明代唐胄进士的嘉许。取名为竹根泉,想必井四周会栽有许多的竹子,泉根深种,不忧其涸;但现在古井四周,均为水泥平地所取代,也难寻一丝竹影。

然而村中这唯一的一处古迹——竹根泉,现在连“根”都被“断”了。“社会与视界”在现场看到,唐胄的所题的井名及后世名人的题字等都刷上了红漆,看上去很耀眼;然井口早已被村民用木板遮盖住,因为井水已接近干涸见底,以往井水满则溢的田园美景再也见不到。

略一打听,有年长的村民指着井后边的高楼说,几年前那几栋大楼建好之后,地下的“水脉”被挖断,井里的水位就不断地下降,现在已干。这的确令人感到遗憾,文化名村——攀丹村这最后一处古迹估计也难保了。

据村里老人讲,过去村里曾经有14处古牌坊,还有海南唐氏渡海始祖唐震故居、唐胄故居、青云桥、古榕树等,先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了一批,最后一批陆续损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城镇化浪潮之中。

当然值得一观的,还有古井旁边的唐氏大宗祠及西洲书院,在这里还能寻到原先古村中的一些遗韵。唐氏大宗祠是2004年在原址的基础上重建的,一起重建的还有西洲书院,书院重建历时8年,直到2012年才彻底完工。该书院是完全在原址的底座上重建的,走势、布局与古代时基本一致。2016年唐氏宗亲与后人向海口文物部门提出,申请将该书院列为省级或市级护文物,海口市文物部门考察后,初步同意确定西洲书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还有待正式的批复。

二、古时攀丹村实乃城东“世外桃源”

“社会与视界”走访攀丹古村看到,仅仅二三十年光景,全村地貌就大为改变,有若沧海桑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位于五公祠附近的攀丹村,村外良田万倾,每到夏季,蛙鸣蝉噪、稻花飘香、湿地池塘勾连成片。每次坐公车从海口海府大道经过,当公开驶过五公祠时,总会让人忍不住透过车窗向东而望,因为车窗外东面远处视野开阔,绿意绵绵无绝期。

而美舍河犹如一条优美的玉带,穿梭于无边的绿色稻田与原野之间,间杂着无数的湿地与湖泊,有如“绿仙子”梳妆的明镜一般。而处于这其中的攀丹村,那个时候就如“世外桃源”,村中垂柳依依,古榕叶茂根深,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

攀丹村这里之所以风水独好,是因为夹在美舍河与南渡江之间,自古以来形成了肥沃的河流冲积平原,良田也多。再加上地势较低,水网绸密,遍布湿地与湖泊,便于灌溉与桑蚕养殖等;又位于旧时府城的城东郊外,距府城东门只有1里之隔,农户入城交易便为便利。这也难怪这一带的几个村庄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都别富庶,因为具备了所有农业生产所必须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利。

农耕社会中,农业发达地区便意味着富庶,所以这一带是古代府城地区,也是整个海南岛经济最为繁华的地带。能够证明的就是古代留存至今的“东门市场”,其实就是古代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

而以旧时的美舍河护城河河内的东门市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约一里之地,就存在着三个古代读书人心中的圣地的“高等学府”——琼台书院、五公祠(书院)与西洲书院三家书院鼎立,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旧时的书院同样存在着“生源”竞争的,而胜出的书院,多半取决于该书院掌教先生的名气与学识。

三、“唐氏始祖”主动落籍潜心教育

在古代农耕社会,想出头唯有参加科举考试。在这里,“社会与视界”不得不佩服唐氏一族的先祖唐震的眼光实有过人之处。

攀丹村唐氏一族,并非村里原住民,而是外来落籍的,其原籍为广西桂林兴安县人。史料记载:唐氏一族的“渡海始祖”唐震在南宋末年为官,历任台阁、太傅、光禄大夫等职,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宋淳佑(1241—1252年),贬琼后任琼州刺史。

按照北宋与南宋时代的官制,唐震所任官职均为“非实权”的官职;然而品级却不低,多为从一品级别,是我们常说 “一品官”,也是皇帝的老师、顾问等闲职近巨;说明其学识、见识等方面都是一等一的。或许是其任官时“极力抗元”等政治主张,不为当时宋帝或当权小人所喜,最后被贬琼州。

或许是对南宋当局失望又或者是对南宋当时的时局不看好,唐震在“心灰意冷”之下,任琼州刺史没多久,便选择直接选择落籍城东的攀丹村,连广西的老家也不想回了,准备扎根与老死海南。“社会与视界”认为,这是唐震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第一件事。

当时府城城东的农村环境优美,村中富户亦多,在此办教育生源绝不是问题。南宋时期的海南,作为贬谪之地,在文化与教化方面亦存在着严重不足。而选择开办学堂,也是唐震平生所做的最正确的第二件事,他与其子唐叔建两人一起创办了攀丹村义学堂,这是西洲书院的前身。

唐震凭着做过京官及“帝师”的经历与名声,办一所学堂自然不缺教书育人的学识与底蕴,城东的乡村乃富庶之地,四里八乡中的好学之人便“趋之若鹜”。如此一来,没过多久,义学堂就在琼北地区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四、奠定琼北书香门第世家“千年传承”

虽然唐震在学界及唐氏后人心中的影响力和名气不及其后人唐胄大。其后人或许会以为唐震只是因为挂了“渡海始祖”的名头而名声显赫的,不如唐胄编撰出《正德琼台志》这部地方志,名传千古,万世流芳的成就。而事实上,世人也更关心的是唐胄,从发表文献的数量,或公共场所中的塑像等就是明证。

但“社会与视界”却不这样认为,如果没有“开创者”何来后面的一切事情。历代被贬海南的名臣就有不少,而真正如唐震这般主动落籍的并专攻教化当地的一个都没有,更多名臣的后人是被迫落籍海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