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换盆的目的有二,一是更换新的土壤,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修根。修根不像其它的修剪工作,因为一年中能看到根并修剪的机会顶多也就换盆这一次。因此这每年仅有的一次修剪对于根盘的培育来说尤为重要。 根盘对于盆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根盘的盆景就如同树枝插在泥土中一样毫无美感可言。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系列换盆时的根部照片来看看一棵红枫十余年间根盘的发展轨迹。 ▲2008年,该红枫的第三次换盆。 上图是第三次换盆时拍的照片。纯赤玉土养的根系很好,毛细根很多。现在看来,右侧的主根还是留得稍长了些,应该剪短到左侧主根的长度就差不多了,让主根的分支离主干更近一些。 ▲2010年,第四次换盆。去土,梳理根系,初步修根。 上图可以看到,部分侧根已经剪短。 ▲清洗根系后,进一步疏剪。 ▲细节图。注意粗根左侧的侧根已在2009年剪短。新根发的不错。 ▲2011年,第五次换盆。此时根盘已经开始逐渐成熟,根爪开始形成。 ▲二三级根开始变粗,和主根形成良好的过渡。根的审美要求和枝干差不多,都要求逐级形成良好的过渡,由树干向四周均匀辐射散开。这也是为什么主根必须够短,这样二三级根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2012年,第六次换盆前。 ▲2012年,疏剪根系后。 ▲洗根后进一步疏剪。根爪清晰可见。 ▲近距离可以看到各级根的过渡很自然。根的蓄剪和枝干的蓄剪一样,都要求要有动势变化和粗细过渡。 ▲重新上盆中。细根梳理好,向四周成辐射状。两根竹签将细根压平,再用铝丝固定好竹签。 ▲2012年,换盆完成。栽得比较高,这样可以开始提根,逐渐将根盘展示出来。 ▲2017年修根后。 ▲2017年,上盆中。 ▲2018年3月,准备换盆前树相。 ▲根盘特写 ▲根已爆盆,脱盆花费了不少功夫。 ▲先在盆底铺一层粗颗粒赤玉土。盆底漏网和盆底固定铝线都已准备好。 ▲接下来去土洗根。 ▲耐心地梳理根系,使其向四周辐射开来。 ▲磐根已逐渐形成,现在种植得比较深,并未露出所有根盘。这样可以使根盘在泥土中进一步发展。待到其成熟之时,再逐渐地提根种植。 ▲根盘梳理完毕。 ▲接下来修整底部根系。从底部发出的根系、向下生长的根系、多余的根瘤等都需去除,促使根盘向四周发展,并保持根盘浅而平。 ▲修根完毕之后,再次上盆。用盆底铝线固定好根系。 ▲上盆完成,迎接新的一年。 ▲2019年3月,翻盆前 ▲脱盆 耐心地去土并梳理根系。根系梳理好以后,开始修剪根系。 根系修剪先从根盘底部开始,剪去向下生长或者从底部发出的根系。这一点对于红枫根盘的养成尤为重要。 底部修整好以后,再剪去四周过长的根系,方便上盆。 ▲入盆 用盆底铝线将根系固定好。 ▲填土 ▲浇透水 ▲土表铺上水苔保湿 ▲换盆几天后 接下来看看前后对比。 ▲2007年树相。 ▲2019年树相。 ▲2008年根盘。 ▲2019年根盘。 对比之下,能看到十余年间根盘的明显差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