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石麒传

 p0oouuu 2019-03-28

徐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工部营缮主事,管理节慎仓。魏忠贤当时兼领惜薪司,所需都由节慎仓支出,石麒总是按常规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魏忠贤的党羽们在院子里跟他吵闹,石麒也不为所动。御史黄尊素因为触犯忠贤被逮入皇家监狱,石麒为营救他尽心尽力。忠贤恼了,把新城侯王升的儿子抓进监狱,让他假称贿赂过石麒,然后抓了石麒的家人,勒索罢赃物后把石麒剥夺了官籍。

  崇祯三年(1630),朝廷起用石麒为南京礼部主事,马上就升用为考功郎中。八年他协助尚书郑三俊进行考察百官,裁减得极为公正。之后他历任尚宝卿、应天府丞。十一年春天石麒进京朝贺,三俊当时担任刑部尚书,因为讨论侯恂的案子不符合上意,正被问罪,石麒上书营救,庄烈帝释放了三俊。

  石麒在南京做官十多年,到现在才进京当上左通政,历次升任光禄卿、通政使。十五年(1642)升任刑部右侍郎,审理吏部尚书李日宣等人的案子时,庄烈帝说“:拜相这样的大事,日宣竟然自我吹嘘、徇私舞弊!”石麒给予轻判,把他贬官两级。原来朝廷公选阁臣,日宣一推又推,才推荐出副都御史房可北、工部右侍郎宋玫、大理寺卿张三谟,石麒也在名单中。庄烈帝召见他们到便殿问话时,只有石麒没有去。到这个时候庄烈帝恼火了,把日宣及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河南道御史张煊等充了军,把可仕、宋玫、三谟及审理此案的左侍郎惠世扬罢了官。石麒接替世扬掌管了刑部事务,不久晋职为左侍郎。

  那个时候,庄烈帝正用严刑驾御臣下,法官援引法律,大都深文附会予以重判。石麒奉命清查官司时,就讲究律令本意,校正当时断案不合律令的十多条,先告诉了同事,然后依次审理十三司的囚徒,大多有所放宽、减刑。但是他廉明公正,一时间国法声威大振,无人敢存幸免的心理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关进监狱后,朝臣中有很多人营救。石麒反对说:“人臣没有国境之外的结交,没有身在朝廷,办事时不报告君父而一意便宜行事的道理。新甲私自议和,有辱国格,罪行相当于失陷城寨的条款,应予斩首。”庄烈帝说“:这样判不合乎法律,可以另行判决。”石麒于是议论说新甲丢失了四座边城,七十二座内陆城镇,使七处藩王沦灭,这是自古以来不曾有过的奇祸。他的罪行相当于临敌畏战,不按期进兵策应,因而失误军机的条款,应予斩首。石麒的奏议交上后,新甲被斩首街头,新甲的党羽都对石麒极为恼恨。

  石麒不久升任本部尚书。宦官王裕民因为和刘元斌是同伙,元斌纵容部下奸淫、抢劫被处死,裕民因为欺骗主上不加检举被关进监狱。庄烈帝想杀他,开始命令三法司共同审理,后来专门交给了刑部。石麒决定把他充军到烟瘴地面去,奏议写完后一并署上了按察院、大理寺的官员交了上去。庄烈帝恼这个判决判得太轻,召都御史刘宗周来质问,宗周回答说“:这个案子不是我审的。”慢慢地又说“:我虽然没参加审问,但看过审讯记录,这个判决已经很周到地考虑了整个事实。刑官所掌握的尺度是法令,法令只到此为止,石麒并不是偏向裕民。”庄烈帝说:“这个奴才欺君罔上实在过分,你们哪里知道呢?”于是命令石麒修改了狱词,把裕民斩首街头。不久宗周因为搭救姜土采、熊开元被重贬,佥都御史金光辰搭救宗周被夺了官。石麒两次上书请留用宗周,庄烈帝不听。姜土采、开元关进皇家监狱后,移交刑部定罪,石麒根据原来的审讯记录判处开元赎徒,姜土采充军,没有再进行拷讯。庄烈帝责成他上书解释,石麒便援引惯例做了回答。庄烈帝大为恼火,把法司官员给除名三个,石麒被落职闲住。

  福王监国后召拜石麒为右都御史,尚未上任,就改任为吏部尚书。石麒进言论说了裁减百官,慎行破格,任官要久,重视等级名分,严格起用废籍,公开地进行保举,鼓励朝臣廉洁互助等七件事。当时正在进行考选,石麒与都御史刘宗周发誓公正地进行甄别,根据年例决定把御史黄耳鼎、给事中陆郎调出外任。陆郎贿赂宦官得到留用,石麒揭发了他的罪证。陆郎恼恨了,大力攻击石麒,石麒上书称病,请求离休。耳鼎也两次上书弹劾石麒,并且说他屈死了陈新甲。石麒又上书辩解,更加坚决地请求离任。马士英起草了一道严厉的诏书,福王不答应,命令石麒乘坐官方车马返回家乡。

  石麒为人刚正、清廉,被掌权的奸臣遏制,在位时郁郁不得志。士英倚仗迎立福王的功劳谋取封爵,石麒拒绝了他。宦官田成等纳取贿赂,为他人求情,石麒都拒不答应。由此朝廷内外都有人怨恨他,到头来把他排挤走了。石麒走后,朝廷因为福王登基的恩典,给他加官太子太保。

  第二年,南都沦亡了。当时石麒住在郡城外边,城即将被打下时,他说“:我是朝廷大臣,应当城亡身亡!”又住到城中去,在这年闰月二十六日那天身穿朝服上吊自尽了,终年六十八岁。                                                                          

徐石麒 - 明末殉节官员 

徐石麒(1577-1645)明末殉节官员。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本籍胥山六都(今嘉兴郊区大桥乡胥山村),世居钟带镇画水乡(今平湖市钟埭镇)。天启二年进士,授工部营缮主事,因得罪魏忠贤,被削籍。崇祯元年恢复原职,弘光时官至吏部尚书,因陆朗排挤,遂辞官隐居枫泾。清兵围攻嘉兴,城陷,自缢死。卒后鲁王监国朱以海谥"忠襄",清乾隆年间谥"忠懿"。著有《官爵志》、《可经堂集》等。

人物生平

徐石麒,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授工部营膳主事。时御史黄尊素因反对奸党魏忠贤下狱,徐尽力营救,触怒魏忠贤,指使罪犯诬告徐石麒受贿,捕系其家,勒完赃而削其职。崇祯元年(1628年)恢复原职,补南京礼部祠祭主事,历吏部考功郎中。崇祯八年,佐尚书郑三俊等奏免冗吏78人,人称公正。历南尚宝卿、应天府丞、署尹事。十一年,始入为右通政,转左通政,累迁光禄卿、通政使。十三年召对,崇祯问守边、救荒、安民三事。石麒对以"守边在农战互用,救荒在劝民输粟,安民在省官用贤",颇得崇祯称许。

十五年,擢刑部右侍郎,旋进左侍郎,署部事。依律复查案件,对冤抑及重刑失当宽免甚多,人服其公正。后因上疏救刘宗周,开脱姜采、熊开元罪,忤帝意,被罢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即位,建元弘光,起用徐石麒为副都御史,后改右都御史,旋升吏部尚书。上疏言"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为马士英所扼,悒悒不得志。时御史黄耳鼎、给事中陆朗被调外任,陆朗贿赂太监得以留用,被他揭发,遂遭陆朗和黄耳鼎诽谤弹劾,于是称疾乞休回浙。其时南明王朝岌岌可危,石麒嘱家人营建坟茔,准备殉难。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闰六月,嘉兴起兵抗清,以徐石麒名义号召。清兵自杭州还扑围嘉兴,城将破,徐石麒作就义遗笔10则,在城外大呼:"我大臣,不可死野外,当与城共存亡!"守军迎石麒进城。八月十七日,嘉兴城破,徐石麒从容着朝服,自缢于报忠埭(今斜西街)家宅可经堂。仆人祖敏、李升亦自缢以殉。仆人李茂与报忠寺(即今觉海寺)僧真实,将其遗体藏于柜中。后战事平息,其子徐尔谷潜入城内,将遗体从水门运出,葬于嘉善县杨林寺祖茔。时当盛暑,徐石麒死已七日而遗体如生,紧握双手,须发怒张。另有衣冠冢在海宁县袁花龙山,今俱无存。卒后鲁王监国朱以海谥"忠襄",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忠懿"。

徐石麒学贯经史,尤熟悉朝章国故,见闻博洽。其政见皆可施行,惜不得用。又工诗词, 有《可经堂集》12卷,其诗不作规抚蹈袭之语,能自抒性灵,写得清新开爽。代表作有五古《憩古墓作》、《临镜》、七律《古寒行在句曲道上》等。

人物家庭

长子徐尔谷,字似之,国子生。著有《画水草堂诗稿》。父殉国后,尔谷坚持抗清,永历元年(1647)与陈子龙等筹划松江起义,事败被捕。清督洪承畴劝降,被严拒,英勇就义于南京。妻孙氏得悉,即投水死。妻兄孙钜,字若弘,与尔谷同时遇害,其全家也被清兵所杀。

次子徐柱臣,字贞侯,诸生。父殉国后,连遭水火狱讼,屡濒于死。后读书佛寺15年,潜心研究经史。柱臣子徐功燮,字元赞,拒绝仕清,诗文清苍拔俗。

记载文载

徐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工部营缮主事,筦节慎库。魏忠贤兼领惜薪司,所需悉从库发,石麒辄持故事格之。其党噪于庭,不为动。御史黄尊素坐忤忠贤下诏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执新城侯王升子下狱,令诬贿石麒,捕系其家人,勒完脏而削其籍。

崇祯三年,起南京礼部主事,就迁考功郎中。八年佐尚书郑三俊京察,澄汰至公。历尚宝卿、应天府丞。十一年春入贺。三俊时为刑部尚书,议侯恂狱不中,得罪。石麒疏救,释之。石麒官南京十余年,至是始入为左通政,累迁光禄卿、通政使。十五年擢刑部右侍郎,谳吏部尚书李日宣等狱。帝曰:「枚卜大典,日宣称诩徇私。」石麒予轻比,贬二秩。先是,会推阁臣,日宣一再推,因及副都御史房可壮、工部右侍郎宋玫、大理寺卿张三谟,石麒与焉。召对便殿,石麒独不赴。及是帝怒,戍日宣及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河南道御史张煊,夺可壮、玫、三谟及谳狱左侍郎惠世扬官。石麒代世扬掌部事,旋进左。

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石麒奉命清狱,推明律意,校正今断狱之不合于律者十余章,先以白同官。以次审理十三司囚,多宽减。然廉公,一时赫然,无敢幸免者。兵部尚书陈新甲下狱,朝士多营救。石麒持之曰:「人臣无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专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国,当失陷城寨律,斩。」帝曰:「未中,可覆拟。」乃论新甲陷边城四,陷腹城七十二,陷亲籓七,从来未有之奇祸。当临敌缺乏,不依期进兵策应,因而失误军机者斩。奏上,新甲弃市,新甲党皆大恨。

石麒寻擢本部尚书。中官王裕民坐刘元斌党,元斌纵军淫掠,伏诛,裕民以欺隐不举下狱。帝欲杀之,初令三法司同鞫,后专付刑部,石麒议戍烟瘴。奏成,署院寺名以进。帝怒其失出,召诘都御史刘宗周,对曰:「此狱非臣谳。」徐曰:「臣虽不与闻,然阅谳同,已曲尽情事。刑官所执者法耳。法如是止,石麒非私裕民也。」帝曰:「此奴欺罔实甚,卿等焉知?」令石麒改谳词,弃之市。无何,宗周以救姜采,熊开元获严谴,佥都御史金光辰救之,夺职。石麒再疏留,不纳。?

开元既下诏狱,移刑部定罪。石麒据原词拟开元赎徒,采谪戍,不复鞫讯。帝责对状,石麒援故事对。帝大怒,除司官三人名,石麒落职闲住。

福王监国,召拜右都御史,未任,改吏部尚书。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时方考选,与都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以年例出御史黄耳鼎、给事中陆朗于外。朗贿奄入得留用,石麒发其罪。朗恚,诋石麒,石麒称疾乞休。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并言其枉杀陈新甲。石麒疏辩,求去益力。马士英拟严旨,福王不许,命驰驿归。

石麒刚方清介,扼于权奸,悒悒不得志。士英挟定策功,将图封,石麒议格之。中官田成辈纳贿请嘱,石麒悉拒不应。由是中外皆怨,构之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时居郡城外,城将破,石麒曰:「吾大臣也,城亡与亡!」复入居城中,以闰月二十六日朝服自缢死,年六十有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