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家里传来一个消息说隔壁六十岁的王大爷脑中风去世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过有人因中风去世的消息。因为脑中风在中国是病发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我们对于这种疾病的病情知道多少?并发的原因有重视过吗?该做什么样的措施缓解病情呢?这些你有没有好好了解过呢? 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出血性脑中风,而另一种就是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溢血就是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现象。脑中风该怎么预防呢?全靠这3点。 一、出现“小中风”时,要及时治疗。“小中风”发病现象为:突然间,说话言语模糊、口齿不清晰、局部麻痹、肢体无力、失去平衡、老眼昏花、视力出现问题等,这些症状可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小中风后,大多数患者会在一两周内患大中风。如果患者在发生轻微中风时能够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命将更加安全。 二、身体四个部位发出这样的信号,赶紧去医院治疗。 1、手指。突然手指麻木,伴有手指无法靠拢的现象,我们必须注意,这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迹象。2、舌根。如果患者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时,感到舌根僵硬,说话不利索,言语模糊不清,出现言语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影响所致。有时候喝水容易呛,吃东西也呛,容易咬到舌头等等。这时,我们必须小心谨慎,早点去医院检查。 3、脸部。脑中风是脑血管处发生的病变,当病变涉及到神经时,脸部会出现面瘫,而后就会容易导致侧睡会流口水、嘴巴吹不了口哨等症状。甚至会有短暂的黑暗,一时看不见外界的东西,几秒钟或几分钟内恢复,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4、腿部。两条腿或者单条腿会使不上劲,会在平地上突然被自己绊倒。无论是左脑还是右脑出现病变都会导致对侧偏瘫,病变程度有轻有重。此时肢体会出现异常的不灵活和无力,应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信号。 三、多运动,少熬夜,少吃重口味食物 长期不活动不仅会减缓血液循环,容易导致大脑和心脏的供血,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形成血栓,加速脑梗;不喜欢喝水,会加速血液粘稠,导致血栓。熬夜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痛苦,这些都很容易导致中风。过度的情绪激动或抑郁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严重收缩,并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现代人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比如油炸和腌制的食物,它们会加速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死亡的风险。 今日话题:为了预防疾病,让你改变生活习惯,你做的到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