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海流浪汉走红之后,网上有关的的视频、文章不计其数。大多数视频是记录这名流浪汉谈古论今的。 大家都看得出来,这名沈姓流浪汉历史知识面比较广。因此,被人称为“国学大师”。 不过,他自己不这么认为,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称不上大师。 但网友不这么认为,以流浪汉的博学足够秒杀那些所谓的大师。有人就感叹说“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这句话很伤人,你想想全国有多少教授学者?难道都不如一个流浪汉有贡献,有学问? 据我对这名流浪汉的观察,他是有比较广的历史知识面,谈吐得体,除了一身衣服和打结的头发胡须之外,他给人印象比较好。 他自己也希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出将入相。但这就有点高估自己,俗话说:“一屋不扫,而以扫天下”? 不要误认为古代个别有才能的人,也是这样不拘小节,不注重形象的。如果到了今天,还以古代人的装束来标榜自己,这明显就是思想落后的体现。 他思想落后,而且很固执。 他坚称自己没病,只是对垃圾分类理念比较执着。执着与固执看似没多大区别,但结果实则差距千里。 执着,是认准某件事有值得去做,中途不畏艰难都要去完成。固执,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这名流浪汉的言谈来看,他没病;他对垃圾分类理念没错,错误的是他践行的方式不对。 错误的行为导致与家人断绝来往,工作也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