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样本量所限,身为家长奢谈教育,难免有失偏颇浅薄甚至错漏 。以下文字请谨慎阅读,有选择的参考。 我选择了两本绘本阅读。《记事情》和《仓颉造字》,这两本绘本,能够让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 借着绘本,可以和娃玩假如你是仓颉的游戏:假如你是仓颉会怎么造“上”字呢? 当娃造好了,可以问他这么造的原因?那仓颉又是怎么造的呢? 沿着这条线,结合图示继续发问:最早的甲骨文是这么写的,金文呢就变成这么写了,篆文又变了。而现在呢 ,我们是这么写 。 一个字为什么变来变去呢——随着时间的变化,书写要求变了,书写工具也变了,整体变化写起来更方便了。上下这种造字法叫指事造字法,这种字就叫指事字。 再继续问日月水火字,问娃造的话他会怎么造。可以以此类推引出象形字造字法。 研究完写法,我们可以进入字义阶段。和娃讨论,他自己认为这个字是什么 意思?可以怎么组词呢?上色和山上的上一个意思吗? 字的本义重点讲,本义衍生的引申义比喻义讲还是不讲,讲到哪个深度,可以根据孩子的领悟力,知识储备,生活体验具体调整。 以上截图出自国学大师网站《汉字源流字典》。 汉字六书,即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可以由家长细细消化后,用自家孩子容易接受的语言,适时和孩子讨论。
这个时期可以阅读的童书有: 补充:
独体字差不多学完,就有了学习偏旁部首字根的条件。偏可以在百度搜索“偏旁部首所代表的意义”,有相关参考资料。 来自百度文库截图 明白了偏旁部首,就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合体字开始,譬如休。 刚开始照样先请娃来造字,造好了依次讨论,查汉字源流,组词,体会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变化。不断的重复若干字后,引入形声字,会意字概念,字的间架结构概念。 可以利用的童书:汉字之美。这套书共20本,讲形声字 会意字 象形字的故事和含义。 遇到推字:我们可以学习隹的集合。 来编汉字儿歌: 用手推,用土堆,言问谁?一口唯,毛巾帷,小马骓。 遇到烧,来学习尧的集合。用火烧,用水浇,手儿挠,尾巴翘,丝线绕。美女娆。 遇到悄,学习肖的集合。小心悄,禾苗稍,树木梢,口吹哨,竖刀削。 还有交,佥,宁,皮,等等,学会了套路,可以见一个熟悉一个。也可以让孩子画这样的“汉字集合画” 由“寺”延伸出去 由“冬”延伸出去 更复杂的延伸 松妈:读到上面那张“青”字的延伸,我还蛮有感触的,因为一年级正好学到这里,如此这般让孩子自己画个图示,一定印象深刻。 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借力《汉字树》这套书。 这个时候娃不再是小文盲,汉字小史可以讲起来啦。可以一起念这本《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 识字这件事,贵在每天积累,不可能一口气吃个胖子。松妈特意采访了饺子如何利用时间给孩子讲这么多。 饺子表示,在上学前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化在生活中讲。如果娃已经上了小学,可以紧贴校内语文课本,每天回家默写的时候,顺手撸一遍每个要默的生字字源。每个词都分一下类,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有大集合的字根都整理出来。每天20-30分钟左右,熟练了以后其实很快。 这时可以参考这套书,一共三本,小学1-6年级每两个年级一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