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条忽略这四点,钱可能难收回C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03-28

生活在农村,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经济有了不错的提高,很多村民的收入也增加的不少!但是,谁都会有难事,比如说,子女大了需要买房,买车;生活过的紧巴了,借点钱来维持家里的花销!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有时当家里有难处事,邻里之间也会前来帮忙,在一些村民看来这都是感情的流露,也不需要打借条!          

但是,一码归一码,有时对于债务来说,并非是一朝一夕能还清的,而倘若两家关系出现了问题,就显得这“借条”的用处了,因此,在我看来,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该清楚明白的就不能有“糊涂账”,这也是与人交往的一种准则!但是,在我们生活中,由于对于一些规定不是太熟悉,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借条”的书写上,往往会忽略以下4点,但,这有可能借出去的钱,很难收回,大家要注意!                            

①、借给谁,谁借的钱要明晰

众所周知,这借钱是双方的一种约定或是一种“合同”,而这张图片中,问题出现在债主不明!虽然大家心照不宣,但是,一定要白纸黑字的落在纸张上,否则,一定出现了纠纷,这很容易出现问题,有可能借出去的钱会收不回来!

②、法律追溯时效不同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把“借条”写成了“欠条”,借条适用于“借贷条款”而欠条则是“买卖条款”,在时效追溯上也不相同,比如说,借条追溯期可达20年,而欠条就很少了,一把是2年!

③、必须用固定称谓姓名,以身份证为准。

④、借条少“到”,钱难要到!

在农村,有时朋友之间出现应急时,需要借钱,这时在借条中“借”和“借到”,缺少一个字,语义就容易出现分歧!“借”是动词,只是说明向某人去借钱,但是,给没给不确定!而“借到”则是实实在在的借到钱了!因此,倘若朋友关系恶化,在还款时出现扯皮现象时,少了这个“到”,可能借出去的钱再也收不回来了!

综上所述,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里,谁都会有张口借钱的可能,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借钱总归是敏感的话题!曾有人戏言说“朋友要想散,马上提借钱”!因此,对于双方来说,更应该熟悉其中的利弊,将其白纸黑字的留下来,也是为了关系的融洽!附标准的借条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