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利”县名到底是怎样来的?它曾被央视误读

 五星辉煌 2019-03-28

王羲之集字

文/李光荣

清代史学家赵翼有言:“人才莫盛于三国。”而在三国时期的三大杰出政治家中,“小字辈”“官二代”的孙权创造了好几个之最:称帝最晚,吴国延祚最长;主政时间最长,年未弱冠始统事东吴长达52年;寿命最长,活了71岁;去世最晚,卒于公元252年,谥号大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数百位天子级帝王中唯一被谥为“大皇帝”者,通称“吴大帝”,被誉为“千古大帝唯一人”。连刚愎自用的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鄂州市孙权广场

公元221年,孙权接受魏文帝曹丕赐封为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三国志》),次年(222)毅然建号黄武,不再向曹魏称藩,固土拓疆,下令“增广农亩”。黄武四年(225),孙权析家乡富春县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三县。黄武五年(226),孙权“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立为广州”(《晋志》)。同一时期,孙权还在曹操败走的华容道区域设置监利县。监利与广州、建德、桐庐等地一起,成为拥有近1800年悠久历史的地名。

一、监利置县及县名由来

与广州等地证据确凿相比,监利则显得有些扑朔迷离,置县始末传世文献阙载。胡阿祥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孙吴诸州郡县沿革,有“监利?”条目云:“《续汉志》无此县,《晋志》属。”县名后的这个问号很辣眼睛。《晋书·地理志》有载:“南郡有华容、监利、州陵。”原来,《续汉书》没有记载,跳过了三国(《三国志》无志),《晋书》才第一次出现有监利县名。

欧阳询集字

南朝梁沈约(441-513)撰《宋书·州郡志》云:“监利侯相,按《晋起居注》:'太康四年,复立南郡之监利县,寻复省之。’言由先有而被省也,疑是吴所立,又是吴所省。”这当是监利县为三国时期所置的最早记述(此时距置县还只两百多年),但存“疑”。

宋潘自牧撰《记纂渊海》(1209)率先予以确认:“监利,本汉南郡华容县,吴置监利县,寻省之,晋太康复置。”毫不含糊地说监利县是三国时所置,比晋朝置县提前了几十年。

《记纂渊海》

到底又是哪一年置县呢?清康熙版《监利县志·方舆志》(1702)云:“三国属吴,名监利。……建安二十年,吴置监利。”也许是心情过于急迫,说成了是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的公元215年。虽说只早了几年,可隔着一个朝代啊,这还是东汉末年,吴国还没有建立哩!

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薄薄的1959年版《监利县志》揭开了这千年秘密:“三国时代,即公元222年,吴分华容县设立监利县,监利之名始于此”。现在常说的公元222年置县,原来肇始于此!

置县时间得以坐实,县名又是如何得来的呢?笔者试着从县志入手寻求答案。明正统七年(1442)至今570多年,监利县共编纂10部县志,其中明朝2部(均佚),清朝5部,中华人民共和国3部。笔者查阅被誉为“旧志中的佼佼者”的清同治版《监利县志》(1872),未能找到相关答案,于是进一步扩大搜寻范围。

(一)“鱼稻”说

有关监利县名由来的流行说法,大都指向明末徐学谟纂修的《湖广总志》,但基本上是闪烁其词。笔者辗转觅到国家图书馆藏《湖广总志》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卷四方舆三云:“吴之荆州,则理于江陵,又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令官监办之),莽更为容城”。

《湖广总志》释“监利县”,注意其下为小号字

而真正直接说到县名来历的,当是与其同时代的郭子章撰《郡县释名》(1614),湖广卷上直言不讳:“孙吴置监利县,正以地富鱼稻之利,令官监办之,故名监利。”可不知为何,监利旧县志并未采信置县近1400年后的这一说法。

此后,又过了370年,《湖北省监利县地名志》(1984)引经据典,加以发挥,拼凑成:“监利的名称最先出现在三国时期,因'土卑沃,广陂泽’(《读史方舆纪要》),'地富鱼稻’,于是东吴便'令官监办’以图鱼、稻之'利’(《湖广总志·荆州沿革》)”。

10年之后,此说进入1994年版《监利县志》:“三国吴黄武元年(222)析华容县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吴国派官'监收鱼稻之利’而得名。”未知何故,该志将“监收鱼稻之利”加上引号,成为其“合法化”的始作俑者,让人误以为是引用的典籍原文,从而被后来者争相援引。

监利风光

2013年版《监利县志》在第816页又进一步加固:“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孙权称帝,析华容县东境始置监利县,属南郡。以地富鱼稻,吴派官监收鱼稻之利,得县名。县治鸡鸣铺(今毛市镇光荣村)。”在第839页又这样说:“三国吴黄武元年(222),析华容县一部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吴国派官'监收鱼稻之利’得县名。属南郡,治所在上坊东村(今分盐一带)。”这里很让人感到疑惑的是,相关表述一个用了引号一个没用,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还有,这里第一次点明了县衙驻地,只不过一分为二,还赶了个顺水人情,让孙权提前7年称帝。但值得肯定的是,它有个历史性的贡献,坐实了是孙权置县。

一个县的来历,经过千余年的踵事增华、不断附益,说得越来越详细、越来越有鼻子有眼,佐证了史学泰斗顾颉刚先生的“层累造史说”,胡适曾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二)“鱼盐”说

监利素称“鱼米之乡”。而在军阀混战、“曹瞒兵败走华容”时,那大片的沼泽地令一代枭雄狼狈不堪,稻谷能否自给自足尚要打个问号(据《三国志·钟离牧传》载亩产米三斛,合今约61.25公斤,一说187.5公斤),而还要将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让官府获利就更难说了。一直到清同治版《监利县志》(1872)田赋志里,仍这样记载:“监利田赋定额,皆视前明万历九年为准。”崇文书局2010年版《监利历史》条分缕析后阐明观点:“监利县名的来历,以'监收鱼盐之利’比较切合实际。”并在《前言》《概述》等处一以贯之使用这一推论。

林长河湿地生态公园

追根溯源,“鱼盐”之说,最早出现于1959年版《监利县志》:“由于我县面江背襄,地属平原,西北境内曾产盐,且湖泊甚多盛产鱼,于是设官'监’收盐鱼之'利’,所以叫做'监利’。”但其依据何在不得而知。监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也持这种说法。贾文毓、李引主编,华夏出版社2005 版《中国地名辞源》也加上引号,将此说推向极端:“三国吴黄武元年(222)析华容县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盐,设官监办’得名。

(三)“利水”说

北魏郦道元(约470-527)撰《水经注》载:监利“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当是监利为水乡泽国的最早记叙。清朝县志中,也常出现“监利水国也”“监邑夙称泽国”等字眼。清顾祖禹(1631-1692)撰《读史方舆纪要》明确说:“监利旧城,县东六十里。土卑沃,广陂泽,县初置于此,因有监利之名。”(这里便是《湖北省监利县地名志》引用原文的出处,只不过忽视了后面的“因有监利之名”的含义。)

《湖广通志》

而传世县志中关于县名来历最早、最直接、最精炼的说法,当属清康熙版《监利县志》(1702):“监邑以利水得名也。”清光绪版《荆州府志》(1880)也直截了当地说:“县土卑下,泽多陂陁,因有监利之名。”(与前面所引《读史方舆纪要》的说法有些相近)这些地方都直接说到了监利得名与水(泽)有关,这也许覆盖面更大些,不论是鱼还是稻,也不论是盐还是起运、湖洲杂课等等,通通都可以包含进去。

《荆州府志》

从现有史料来看,三国时期的孙权置县监利,即使按照肇始者《湖广总志》所言,也难以让人确信只是“监收鱼稻之利”。也许孙权看中这里确实是一块“肥肉”,便单独置县,设立官卡,督征税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史载这一时期他还做过“宽赋息调”“尽除荆州民租税”(《三国志》)之类的事。因此,监利县因水而得名,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随便说一下,“鱼稻”说盛行于监利粮食总产N连冠时期,让“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声名远播,但同时也使监利一度陷入“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困境。

水,滋润了监利“鱼米之乡”;水,也承载着监利崛起希冀。如今,监利成为全省“双水双绿”示范区,水托起了监利“全国水产先进县”“中国小龙虾第一县”“中国黄鳝特色县”“中国黄鳝美食之乡”等金字招牌,水的魔力越来越大。

二、“监”字的义项和读音

“监”的繁体为“監”。初文像人跪跽或站立在盛水的器皿旁俯首照看之形,本义是以水为镜照视自己(因而凡谈到我国镜子历史的论著大都会提到“监”)。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935)云:“临水正容为监,盛水正容之器亦为监。”

《字源》

“监”字在元代就已出现,是“監”的俗字,据草书楷化而成。国务院1956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采用了俗字写法,2013年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将它列为一级字。“监”既作名词,也作动词。201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监”释义——一读jiàn:❶古代官府名:钦天~|国子~。❷姓。二读jiān:❶从旁察看;监视:~考|~察。❷牢狱:收~,探~。

书画造型“监”

“监利”是全国少有的动宾结构的地名之一。假如只就县名的来历来说,无论是“监收”还是“监办”,用如今的普通话来读,都应读jiān(尖)。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明音韵学家陈第(1541-1617)撰《毛诗古音考》首次提出今音不同于古音的历史观点:“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

现以“监”字为例。在监利南部靠近湖南的少数地方,还将“监利”说成gānlì(甘利)。南方许多方言也仍将“监”读为gān。这实际上是保留了中古汉语的读音,其声母原本为g。中古见系声母开口二等字,在北方话中大部分发生颚化音变,声母由g、k、h等变为j、q、x等,中间产生了i介音。其中,就包括“监”,由gan颚化成为jian。法国汉学家马伯乐(1920)认为中古汉语的颚化声母字来自上古汉语带元音i 的字,开口二等见系声母的颚化在10世纪。清存之堂辑《圆音正考》(1743)在团音jian里,就列举了包括“监”在内的46个字。

柳公权集字

监利处于西南官话和湘方言的过渡地带,境内方言复杂,但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古音系的平、上、去、入4个声调。除大垸、荒湖两个农场为移民聚居区至今还保留有各自原地区的方言外,全县的方言大致可分为监北、监中、监南三区。其中,监北区属西南官话湖广片,有5个声调,保留入声调(新沟等地入声归阳平),去声不分阴去和阳去。监中区和监南区(共约占全县总人口的68%)属赣语大通片,有6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从其声调的演变来看,平声、去声仍按古声母清浊分阴阳(古去声清音读阴去,古上声全浊、去声浊音读阳去),但入声不分阴阳而自成一调(监中的县城容城音读中升调35,而监南的白螺音读高平调55)。

2013年版《监利县志》方言卷,在同音字中,将腭化的“尖简见”等字,声母标为tɕ,韵母标为ien,只列有阴平、上声和阴去字,而没有阳平、阳去和入声字。早在清初《分韵撮要》(1782)里,就将“监”意为“视也”的声调注为“阴去”。作为地名的“监利”之“监”,在现代汉语中,监利话基本上没有念成阴平,也许是因为说成“尖”总感觉有些别扭、刺耳,而大多将它念成阴去。这应属于方言音变,仅仅为了区别地名而形成的“对抗”文读形式的顽固的白读,使之成为约定俗成的地名专用的语音符号。

颜真卿集字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信息传播技术的普及和人际交往的频繁,越来越多的监利人学说普通话或者“憋”普通话,监利话向普通话靠拢越来越快。监北人率先垂范,很多监利人把“监利”说得字正腔圆,尤其在正式场合更是如此,能给人一种审美上的愉悦感。因此,“监利”之“监”最后读成去声,应该属于方言音变、与时俱进、约定俗成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地名异读现象。

地名属于专有名词,有音、形、义、位、类等5个基本要素,其中“音”即指地名的读音。《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4)明确规定:“汉语地名按普通话语音拼写。地名中的多音字和方言字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定的读音拼写。”地名审音,通常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而当某个地名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又合乎古今音演变规律的读音,则依据当地方言和普通话音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折合,即“形从主人,音由类推”。

玉沙广场夜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的《现代汉语词典》,将“监利”作为一个条目收录,并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标注了汉语拼音:“【监利】Jiànlì 地名,在湖北。”经过多次修订,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2016)仍然如此,这无疑应该成为我们共同遵守的语言规范。杨庆蕙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汉语正误辞典》在“监”(jiàn)字下列有三个义项,其中之一为“地名用字:~利县(在湖北)”,并强调:“以上义项的'监’不读jiān。”也就是说,应该读“jiàn(见)”。

201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监利”是个专有名词

尽管如此,“监利”也还是一不小心就成为中国最容易被误读的地名之一,还被列入《部分地名异读正音表》中。2017年10月31日,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国影像方志》之监利篇,播音员将“监利”之“监”误读为jiān(尖)89次,又引发了人们对这个千年古县的关注,以及对县名由来和读音的热议和重视。

值得欣喜的是,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直播长江》,2018年4月30日上午的直播节目中,央视主持人向全球观众介绍监利的稻虾共生种养模式,其中的“监利”说得字正腔圆,听起来特别亲切感人。

监利本土人,新沟口音,把“监利”也说得字正腔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地名是“当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一个地方,不仅要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吸引外地人的眼,还要发好自己的音,唱好自己的歌,维护好本地人的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