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由褚入门,早点学王》文章起源于一个书友在黄简老师博客文章的留言,这位书友是这样讲的:
早期应该如何学习书法的问题,也是初学者一上来就会面对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如果身边缺乏前辈指点,通常都是随意选个自己喜欢的帖就练上了,然后边练边摸索门道,当中会绕弯路,也是无奈之举。我们群里的,或者是关注这个公众号的小伙伴对黄老师应该是很了解的了,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黄老师如何谈论这个入门级问题。 - 正 文 -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口音,幼年的发音会影响你一生。要改掉口音,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你得花很大的努力。 以唱歌来说,如果你一开始学的是民歌唱法,或者是戏曲唱法,说唱唱法,那你就等于选定了自己终生的道路。说起来都是唱歌,但风格、技法都有不同,不是可以随便改到另一种的。 书法也是一样,你入门学什麽字帖,学哪一家,等于你投入那个流派,当然也会影响你的今后。 我小时候临写柳公权,是老师指定的,而当时的老先生强调画平竖直。其实那是写字,小朋友写字画平竖直,大人都夸奖,老师给高分。长大后才知道,真正的书法是画不平竖不直的。 我在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书法》杂志时,看到来稿说陆维钊先生提出学王要早一点,非常赞同。他中年以后才学王,深感迟了。这都是我们付出代价、走过弯路之后的体会,讲给年轻人和初学者听。王羲之用笔和取势可说是万世经典,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称之为书圣,不是随便讲讲的。王羲之的写法是中国书法的主流,其他都是支流,甚至连支流都不是。 王羲之真迹没有留到今天,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有二十来种摹本和临本,以及数量较多的拓本,大多是小字。所以研究王羲之系统作者的作品很重要,其中智永是重要人物,有唐一代书法就是从智永开源的,他的学生是虞世南,然后是褚遂良。褚遂良被后代公认为学书法的「广大教化主」,通向王羲之的门。《阴符经》是唯一大字墨迹,虽然它可能是一个学褚者的临本,但这作品的高水平,是没有人质疑的。沉尹默先生开始是学碑派的,他六十来岁才看到《阴符经》,遂大力推荐。当时碑派风靡全国,沉先生大力提倡回归王羲之,他的影响就在这一点。 ↑ 唐代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称为大字是因为褚遂良另有小楷《阴符经》碑刻传世,字迹很小。 有些人开始学书法,随便买一本字帖,就开始临写起来。我想问问,你对书法一无所知,你选这字帖有什麽根据吗?你研究过吗?我以前经常去深圳书城买书,经常看到很多家长拖著孩子来找字帖,我站在旁边看,有时候站一二小时,统计他们怎样找字帖、最终买了什麽字帖。这些家长通常没有固定的目标,这本翻翻,那本看看,而最后几乎都买错了。这决定了他孩子投入什麽流派,有时候我忍不住上去,给他们推荐字帖,但效果不大好。有些人怀疑地看著我:「你是什麽人?」有些人说:「推销员吧!」我很难说服一个强烈喜欢黄自元的人买《阴符经》,那场合我很难说明什麽是用笔、什麽是取势。你孩子真的去背黄自元九十二法,那会把孩子写傻了。 至今我还经常收到各种来信,他们看我的影片,但字帖用他们自己选的,并要我回答在临池中遇到的问题。不是什麽字帖都可以当入门帖的,在你开始走出第一步的时候,停一停,想一想,总是好的。 - 《阴符经》字帖推荐 - 如果你阅读完黄老师的文章,觉得有道理,接下来一定希望知道哪个出版社的《阴符经》字帖好。这里首推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中国碑帖名品——褚遂良阴符经 倪宽赞》。最近群里在练褚遂良的基本购入的就是一版本,这本字帖收录了褚遂良的《阴符经》《倪宽赞》2个墨迹版字帖,非常适合临摹学习。 事实上这个系列的字帖都很不错,印刷质量高,12开的大小,比A4复印纸再高一点点,非常适合生活中并不是太大的写字台。购买时如需凑单,还可以考虑王羲之的《怀仁集字圣教序》《王羲之兰亭序三种》和孙过庭的《书谱》等。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