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脉络】自我心理学的奠基(Freud, S)与合法化(Freud, A)

 严俊0559 2019-03-28


安娜与弗洛伊德

在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逝世以后,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代表着正统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新发展,在国际精神分析学界处于领导地位。自我心理学最初产生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转移到美国继续发展。其实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早已蕴含有自我心理学的思想,后经其女儿安娜的过渡,使自我心理学成为精神分析运动的合法领域,最终由哈特曼确立了自我心理学体系。

哈特曼建立自我心理学体系后的数十年间,西方涌现了许多新的自我心理学家。不过,真正把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作为出发点,在其理论表述上建立各自的自我心理学体系的,则要算斯皮茨、玛勒和雅可布森等人。他们三人可视为推动自我心理学发展的“三剑客”,他们对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和临床技术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都各自描述了儿童自我结构化的全过程,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并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向儿童精神分析的发展。也就是说,斯皮茨、玛勒和雅可布森等人在哈特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自我心理学。他们的自我心理学不同于埃里克森所代表的转向社会文化领域的自我心理学。

一、自我心理学的形成与特点

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家拉波帕特(David Rapaport)最早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演变作出概括。他在1959年发表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概略》一文中,把自我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886至1897年,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

第二阶段是从1897至1923年,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

第三阶段是从1923至1937年,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的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份,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自我的防御功能。

第四阶段是从1937至1959年,即从1937年哈特曼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发表他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著名演讲开始,这被看作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一年。

自此,自我心理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后来自我心理学家布兰克夫妇(G. Blanck& R.Blanck)在《自我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1974)一书中,把第四阶段的下限延伸到1975年,以玛勒《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一书的发表为标志。1986年他们又在《超越自我心理学》一书中,将前述的第三阶段(1923-1937)称为早期的自我心理学,第四阶段(1937-1975)称为后期的自我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与自我心理学的奠基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创伤范式、驱力范式和自我范式三个发展时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发展线索。

精神分析运动的最初十年是创伤范式时期。弗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并说出过去的创伤和痛苦情绪经验,病症就会消失。而且他还发现,这种创伤主要是一种性创伤。这就是所谓创伤范式的理论。但后来却又发现,病人所说的过去性创伤大多是假的,是病人主观臆想出来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还会出现向治疗者发生移情的现象。这给弗洛伊德以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不得不寻求新的理论途径。这一时期与自我心理学有关的是弗洛伊德在1894年所写的《神经-精神病症》一文中,首次提出“防御”概念,这是后来的“自我防御”概念的先导。

大约从1897年开始,弗洛伊德放弃了理论上的创伤范式,转向了驱力范式。这一时期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弗洛伊德开始强调潜意识中的本能驱力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用力比多能量解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泛性论。他把自我也看成是一种本能。

例如,他在1911年的《关于心理机能的两条原则的系统论述》一文中提出了自我本能概念。在1914年的《论自恋》一书中又提出自我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在他看来,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一样,也是具有欲望,追求自身的满足。如自恋就是自我本能欲望的一种表现,这种满足自恋的行为被称为“自体性欲满足”(auto-erotism)。自我一方面追求趋乐避苦,表现为愉快的自我;另一方面又要满足现实需要,表现为现实的自我。由于实现自我本能经常受到现实环境的压力,自我有时不得不放弃某种快乐的根源,而延缓满足,暂时忍受一些痛苦,并等待更适合的机会最后实现满足。当自我受到这种经常训练之后,自我本能的行为就变得合理了,它不再受盲目的快乐原则支配,而有可能按照现实原则行事。

但在驱力范式时期,弗洛伊德仍把自我本能从属于性本能,而且它的能量还需要性本能供给。此时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思想还是一种本能理论,把自我看成是一种驱力。这在他以后提出的伊底、自我、超我三部人格结构中对应于伊底部分,所以也称“伊底心理学”。

从1914年开始,弗洛伊德进入了法恩(Reuben Fine)所谓的“自我心理学”时期。

从1915年起,弗洛伊德开始撰写《元心理学导论》一书,打算解释整个心理机能。他借用“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旨在对心理过程按照精神分析路线进行综合性的描述。

到了1923年他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将其表述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伊底、自我和超我的一般人格结构理论。这标志着他的理论从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也标志着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发展。弗洛伊德开始赋予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份在人格结构中的各自地位。他不再把自我看作是简单的本能力量,而把它看作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遵循着现实原则,其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处理力比多与现实的关系。

这样,弗洛伊德就从本能理论转到了结构理论,这也是精神分析从伊底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

同时,弗洛伊德也修正了他以前理论中与自我心理学相矛盾的一些内容。例如,他在1926年出版的《抑制、症状和焦虑》一书中,修正了他的焦虑理论。他放弃了早期主张焦虑是对不可发泄的性紧张的一种有害反应的观点,即第一焦虑理论,而主张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到来的信号,即第二焦虑理论。这与整个自我心理学的方向是一致的。在此书中,弗洛伊德还列举了自我的一些防御机制,如压抑、退行、认同、固着等。

但我们知道,在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体系中,始终贯彻一个观点,即精神分析的核心就是阐明潜意识的本能动力学。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真正的心理事实还是伊底。在他生前最后一本著作《精神分析纲要》(1940)中,弗洛伊德还坚持“伊底的能量标志着有机体生命的真正意图和目的。”因此,尽管从20年代以后,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逐渐增加了自我的重要性,但在他看来,自我的能量仍然来自伊底。“伊底要求什么,它就得到什么。” 总之,弗洛伊德的理论仅为自我心理学勾划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奠定了一个雏形,指出了一个继续发展的方向。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为其女儿安娜所直接继承。

(二)安娜与自我心理学的合法化

安娜·弗洛伊德

安娜(Anna Freud,1895-1982)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其父有意让她成为精神分析的传人。安娜从1923年起便开始了精神分析的医疗实践,1925-1938年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自1947年至1982年安娜一直主编她与哈特曼和恩斯特·克里斯(Ernst Kris)创办的《儿童精神分析研究》。安娜一生发表100多篇论文和出版10多部著作,其中重要的著作有:《儿童分析四讲》(1927)、《儿童精神分析技术导论》(1928)、《自我与防御机制》(1936)、《战时的幼儿》(1942)、《无家可归的婴儿》(1943)、《战争与儿童》(1943)、《对儿童发展的观察》(1951)、《儿童的正常与病理:发展的评估》(1965)、《发展性精神病理学的精神分析观点》(1974)、《儿童分析的主要任务》(1978)、《作为正常与不正常心理成长研究的儿童分析》(1981)等。

在弗洛伊德生命的最后16年,安娜一直陪伴在其身边。因此,她深知其父晚年的工作意图,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安娜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这三种结构组成的学说。但在如何看待自我作用的问题上,父女俩则持有不同的意见。弗洛伊德始终重视伊底的作用,伊底为自我提供能量。自我仅是伊底与外界之间的中介,伊底通过自我来对付外界。而安娜则更加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伊底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作用。 她说:“研究伊底及其活动方式永远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我们的目的是终始如一的:即矫正心理异常,使自我恢复其统一性。” 在安娜看来,伊底和超我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观察到自我。只有当伊底、超我和自我不一致时,我们才能了解这两种心理组织。因此,“我们观察的适当领域总是自我。可以说自我是一个媒介,我们试图通过这个媒介来了解其他两种结构的情况。” 

弗洛伊德主张的是伊底控制自我,而安娜主张的则是自我约束伊底。如果说弗洛伊德以分析伊底作为治疗和理论的起点,那么安娜则彻底逆转了其父亲的起点,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这在自我心理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自此,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的研究对象,自我心理学在精神分析运动中获得了合法第地位。

安娜还进一步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在《自我与防御机制》(1936)一书归纳出其父亲提出的十种防御机制,即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否认、移置、认同、退行、升华、合理化和固着;又补充了她自己提出的五种防御机制,即否认、自我约束、对攻击者的认同、禁欲作用和利他主义机制。但她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她自己提出的这些防御机制上,并对它们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安娜关于防御机制的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尽管自我的功能很多,但其防御功能却是主要的。它们直接和自我的强度、性质紧密相关,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自我发展总离不开防御机制的发展,通过防御机制的活动可以看到自我的影子。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另一贡献是她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了发展线索概念。她在长期从事儿童分析工作中,观察儿童成长过程,发现他们通过伊底和自我交互作用,逐渐增加对外界的信赖性,终于形成了自我对内外现实的控制能力。安娜划分了儿童的六条发展线索:

①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

②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

③从大小便不能自控到能自控;

④从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

⑤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

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

安娜提出的发展线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把重点放在自我适应生活要求的能力上。因而使精神分析在摆脱单纯受内部本能冲动的支配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安娜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她终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而不是别人。她并没有真正解决弗洛伊德思想中始终存在的自我的两种机能的不协调,即狭义的防御(与本能冲突所产生的) 与广义的适应(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矛盾。她仍在自我与伊底的冲突与防御中来研究自我,而发展自我心理学的关键任务是让自我离开伊底,使自我成为没有冲突的领域。所以安娜仅仅是发展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一位过渡人物,而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则是由哈特曼所完成的。


来源:《自我心理学: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研究》导言,2011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