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三大塔名联

 江山携手 2019-03-28


赵奎生

雷峰塔、保俶塔与六和塔,为杭州三大名塔。雷峰塔,又名黄妃塔,塔身7级,飞檐高翘,乃五代吴越王钱俶为王妃黄氏而建。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雷峰上,雷峰因昔有道人雷就居于此而得名。夕阳西照,塔影横空,山色辉映,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古典神话小说、戏剧《白蛇传》中,白娘子深恨法海和尚拆散她与许仙的姻缘,曾水漫金山寺。后法海和尚将白娘子压于雷峰塔下。白娘子之子许自林成年后,祭母哭倒了雷峰塔。1924年雷峰塔已废。佚名曾题一塔联曰:

雷峰如老衲;

宝石似美人。

 杭州三大塔名联


此联以人喻塔,明代李流芳《雷峰暝色图》即有此喻。意谓假如保俶塔似美女,那么雷峰塔则如老僧。僧服叫衲,故称老僧为老衲。保俶塔在宝石山上,因以宝石指代。雷峰塔与保俶塔遥遥相对,相映成趣。"如老衲",显现雷峰塔古朴的建筑风格。"似美人",则托出保俶塔的外观美。

保俶塔位于西湖北岸宝石山,相传为吴越王钱俶的宰相吴爽所建,塔身9级,本名宝所塔,不久崩塌。宋咸平中,僧人永保募捐重修,减为7级。人称永宝为师叔,因称塔为保叔塔。保俶塔命名由来另有传说,谓吴越国王钱俶降宋,恐被拘留,因建塔以祈神保佑,故称"保俶塔"

相传明代杭州某知府以"才子"自居,深忌人称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为"天下才子",挖空心思欲将徐渭逐出杭州城。遂与徐渭斗对,想难倒对方。某知府出句: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徐渭用手势对句,他手指锦带桥,拱拱手,又两手平摊,向上一举,对句意为: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属对分别以景物"保俶塔""锦带桥"发端,用顶针格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将"""桥洞"分别喻为笔、镜,贴切形象。出句的"笔写五湖四海",自诩其才,口气特大。对句"镜照万国九州",器量不凡。属对皆以实带虚,手法高妙。

六和塔,位于钱塘江畔月轮山顶,宋开宝三年(970)知觉禅师建,以其地原有六和寺而得名。外观813层,内为7层,高约60米,乃观钱塘潮之佳处。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六和塔有佚名联二副,其一曰:

灯传慧业三摩地;

鼓应洪涛八月天。

上联以灯喻法。意谓佛教传法,六和塔能使有慧业的人正定。灯传,即传灯。佛教谓佛的教旨可以破除迷暗,像灯照明一样,因称传法曰传灯。慧业,佛教指生来赋有智慧的业缘。三摩地,梵文的音译,"正定"之意,意为心定于一处而不动。

下联描绘钱塘江潮之盛。意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的大潮如战鼓雷鸣。鼓应洪涛,闻其声想见潮盛之势,动人心魄。

其二曰:

潮声自演大乘法;

塔影长圆无餘身。

上联切潮。意谓钱塘江的潮声像在传布大乘教义。大乘,佛教比喻修行法门为乘大车。

下联切塔。意谓六和塔的影子完满而无餘残。无餘,即无餘残。此联托物寓意,蕴藉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