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树的格局: 《见识》笔记(第13篇) 《见识》笔记(第13篇)2018

 广州数控人生 2019-03-28

《见识》笔记(第13篇)2018-10-31

1、如果一个人20岁栽跟头,有的是机会站起来;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再栽跟头,站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2、只有父母成熟了,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其实非常强,父母身上哪怕有一点点的坏习惯,孩子很容易就能学会。

4、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将三次工业革命压缩到一次完成。虽然技术进步可以加速,财富积攒时间可以压缩,但是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观念更新很难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处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的家长要特别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汄知。

5、今天,中国依然有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产,不论多大都说孩子应该听自己的话、孝顺自己。这种认识其实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那时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大家族的人要抱团取暖,很多事情才能解决,养老就是最现实的问题。哪个大家族能够做到几代人和睦相处,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6、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责任。很多年轻人总想着让父母理解自己,也不想想父母在几十年前接受的是农耕时代的观念,如果自己不主动和父母沟通,这个代沟是很难跨越的。

7、在我周围有不少来自农村或者底层家庭的子女,通过努力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进阶,很多已经成为社会精英。我接触过那些朋友家里的老人,发现他们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大气、开朗,不斤斤计较,不倚老卖老。其次,虽然他们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学习的愿望很强烈,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接受新鲜事物。

8、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放大了的自己,要想让孩子有出息,父母们先要成熟起来;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精英,自己要先成为精英的父母。

9、孩子在教育上的比拼,那是拼孩子,都是在拼背后的家长,也就是在拼爹。如果孩子没出息,怪不得别人,先看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