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123】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我国的国典文化的作用及意义,它不但能提升我们生活的乐趣,还能摒弃生活中的幼稚的浮躁,带给我们更多的理性和高雅,来丰富我们的内涵和人生的审美 走马用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檄砚水凝。虎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你们可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白茫茫的雪海边,无边的黄沙卷入云天。九月的轮台半夜里狂风怒吼,那已干涸的河床里的碎石巨大如斗,狂风袭来时便被冷得卷得满地乱走,秋后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他们便纵马犯边。塞外山脉战尘飞扬,朝廷大将封大夫挥师西征。全副武装的将军通宵不脱身上的铠甲,半夜行军只听得到戈,矛相互碰击的声响。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有如刀割一般。名贵的战马疾驰于雪地之间,那蒸腾的汗水顷刻间又在马毛上凝成冰花,就连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冻结了。料想敌人听到大军征讨,应该闻风丧胆,不敢前来短兵相接,我们将在车师西门等待捷报传来。 摘自于唐诗三百首,崇文国学经典,谢谢作者为我们所作的注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