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135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我国的国典文化的作用及意义,它不但能提升我们生活的乐趣,还能摒弃生活中的幼稚的浮躁,带给我们更多的理性和高雅,来丰富我们的内涵和人生的审美 画鹰 唐代: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诗]洁白的画绢上,为什么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挟风带霜而起,这幅画鹰真是非常逼真。苍鹰耸起身子 的样子,像是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侧目而视,如同胡人的双眸闪着蓝光。悬挂在轩廊圆柱上的画鹰,用丝绳缚着鹰足,系在转轴上。光彩照人。似乎一旦解掉丝线,苍鹰就可呼之即去,追逐捕猎了。何时才能让这画鹰变成真鹰,奋飞碧宵搏击凡鸟,让那些庸俗恶鸟的毛血洒落在荒郊原野之上呢? 摘自于唐诗三百首,崇文国学经典,谢谢作者为我们所作的注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