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辽国帝王墓,三次被盗墓贼光顾,最珍贵的一件文物完好无损

 昵称55301288 2019-03-28

考古是近代探索历史的一种手段,并且是可靠性最高的一种手段,不过考古学家也是有倾向性的,他们更喜欢贵族和帝王陵墓,这些都是每个朝代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古墓中可以出土很多有关于政治的线索,这样对历史的探索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贵族的陵墓都是非常豪华的,为了配得上自己的身份就命人打造如此精致的墓穴,并且有大量的陪葬品,不仅是考古学家知道这些古墓的价值高,盗墓资也知道。

近代我们出土的古墓中,大部分都是被盗墓贼关顾过的,甚至在不同的朝代都对一个古墓下手,导致很多墓穴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时候里面已经被糟蹋的没有一点价值。他们不知道他们毁坏的不仅是一个古墓,而是一段历史,不过也是在古代这么注重逝者的年代,他能做出刨人祖坟这样的事情,他们应该也没有什么其他忌讳的了。

尤其是明清的皇陵,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古代那些没有被挖掘出的帝王陵墓估计也悬,每次发现古墓的时候,考古学家最揪心的事情就是发现盗洞,他们每次都在赌,可是能赢的时候很少,盗墓贼无处不在。即使被挖掘过的古墓,考古学家还会再次进行挖掘研究,希望从一些碎片中,或者是他们遗落的文物中发现一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在建国之后,考古学家在全国范围内搜索古墓,在王坟沟一带发现一座辽国墓,并且其规模应该是一个帝王墓,这座古墓四周都是杂草,而且有山石遮挡,大家就心存侥幸心理,希望这里不会被人发现,可是在他们勘测的时候发现三个墓洞,并且这三个墓洞的年代都是不同的,均不是现代的工具挖掘,有一个是金国时期的,还一个晚清列强的“杰作”,之后那个便是在民国时期军阀所为。

大家依旧不愿意放弃,即使知道里面是狼狈不堪了,在大家清理地下的残渣时,猛然发现一个石碑,石碑上雕刻着一本书《哀册》,里面讲述的是当朝皇帝和皇后在百姓发放福利的事情,而且有两种文字记录,正面是契丹文,而背后是中文,这个石碑的记录对历史研究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不知道古墓中有什么珍宝,但是在专家看来这块石碑就是陵墓中最珍贵的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