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演刘保利:郑州和国际大都市的差距只是一座剧场

 董二帅 2019-03-28

文/何小胖 图/受访者供

有谢广坤南有苏大强,又萌又作的苏大强是当下的顶尖流量王,不过暂不提遇到一个这样的父亲做儿女的心该多累,在《都挺好》这部剧里还有一个非常出彩的元素许多人应该注意到了——那就是苏州评弹

《刀会》、《战长沙》、《白蛇·赏中秋》……关于这些评弹的讨论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它们不仅是剧里的转场BGM担当,还是每每儿女哄苏大强时的法宝,每次作妖时来一句“爸,带您去听评弹吧?”十有八九管用。

剧里的苏大强,慢悠悠的磕着瓜子喝着茶、吃着点心听着吴侬软语的曲儿、三弦与琵琶声交相辉映,此情此景一下子把人拉到了小桥流水的姑苏城外。

不得不说剧里营造的生活氛围,实在是让不少观众眼红,不少人呐喊道:“我要去苏州!”

然而仔细想想为什么这引起了那么多人的羡慕?是他们真的喜欢听评弹吗?可能有一部分吧,但其实大多数人的“我要去苏州!”的理由和人们向往成都、厦门…这些城市的理由大概雷同。

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目前许多城市在“城市公共文化会客厅”这一部分的缺失所导致的。

我们很难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找到一个类似于听评弹一样的,与自己的精神生活错综交缠的地方,来缓渡自己的精神漫游时光,就比如——在郑州。

1

一部话剧

“引爆”了郑州人的朋友圈

2018年,郑州人口破千万,这激起了许多人的信心,一些人兴奋的在朋友圈写道:“有人就有一切。

当然,我们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我们需要明白,这一切都不是凭白而来。想要郑州这片被许多人称之为“文化荒漠”的地方渐渐变绿,是需要一个接一个的行动者前赴后继的。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刘保利就在做这样的事。

2018年,一场很火的话剧“燃爆”了许多郑州人的朋友圈。

120分钟的话剧,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郑州的四十年的故事,这场戏就是郑州本土小剧场话剧《关虎屯的艳俗生活》。

作为刘保利的“郑州三部曲”的开篇之作,这部戏吸引的不仅是小众的文艺青年,更是让不少不同年龄层、生活圈的人群走进了剧场。

而见到刘保利时,他告诉S,这场戏马上就要商演至60场。

一场话剧能演60场还是商演,据刘保利讲,这在郑州几乎算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此外,不同于以往郑州较多的翻拍剧,《关虎屯的艳俗生活》这部原创剧不仅与河南、郑州的本土生活建立了关系,并且还拥有良好票房表现。

基于此,许多本土话剧人似乎终于看到了一片正在变热的市场,也给他们的做话剧增加了一份信心。

2

“我之前所做的一切

似乎都在为我做话剧做准备”

实《关虎屯的艳俗生活》并不是刘保利首次在郑州试水。

2007年,他就在郑州排过一场很火的爆笑喜剧《奔驰!奔驰》。

“剧中市民大刚很要面子,为了回老家显摆一下,借了一辆奔驰,和老婆小芳高兴上路,出路就撞到了电线杆子上,人没事,车却面目全非,怎么还朋友车呢?于是就借钱,可借遍所有朋友,借到的钱很少。买彩票,获奖很少。买股票、进军娱乐圈,都收效不大,最后开个饭馆赚到了钱。” (源个人公众号:驯风记)

这部戏S没有看过,但听前辈回忆的确挺热。很厉害,门票据称卖了十几万,有人甚至说,这部戏在河南人身上找到了中国精神,打造了一张属于河南的城市文化名片。

想做话剧的人不少,为什么他就能卖的好,这要从他本人的经历说起。

其实,刘保利算是少年成名。

老家河南修武的他,13岁时中篇小说《认输》就在《少年文艺》上获全国大奖。年轻的一代或许没有听过这本杂志,这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60、70后那代人小学的时候都订这个。

大学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文学系的他,更是与戏剧创作结缘。

然而从学校毕业后,他并没有一股脑从事传统戏剧工作。从新闻、广告到酒店、房地产与市场营销,刘保利从事过的行业门类很杂。

对他来讲,这些经历与他如今能把商业戏剧做起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觉得我在外面从事的所有工作,基本上都是为我做戏剧做准备一样。我觉得我做的戏为什么能好卖,与这个有很大关系。”他说。

做商业的经历让他更懂得尊重观众,在他看来,做好一部剧跟开饭馆一样,最主要的就是饭好吃。

“你的菜首先在好吃,你这个餐馆才可以持续的开下去,这是唯独的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要素。”

3

面对“人口一千万的都市大村庄”

他要拿郑州当北京来做

郑州,许多行业都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能把郑州·河南这个市场做好,那做全国就没有问题。”

对于刘保利的话剧来说,便是如此。

十多年过去,《关虎屯的艳俗生活》是刘保利试水郑州的第二部戏。

“我的产量有点低其实。”他笑道。

但这是对过去而言,如今回到郑州扎下营盘的他,一部部剧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

郑州三部曲的第二部,《碧沙岗往事》年前已首演成功,讲述这座城市平凡的一家和一条狗的故事。

这部剧的简介上这样写到:“该留下的留了下来,该离开的未散场已经离开,一出穿越生死的,令整个郑州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戏剧,适合带着爱人家人观看。”

除了本土话剧,接下来他还计划推出“中原神话三部曲”。

“河南可挖掘的元素有很多,把精卫填海、夸父这些挖掘一下是不是就可能走出去?”他反问。

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称,他会用“前卫、时尚的艺术形式包装中原文化,并把这些作品推向全国,卖到全世界。”

他认为,应该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地域剧场文化,中原文化有许多可挖掘的地方。

“我们应该更关注身边的故事,把他们创作成戏剧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呈现给大家。”

面对郑州这个被人调侃为“拥有一千万人口的都市大村庄”这样的城市,他说他要把郑州当做北京来做。

“只要能把郑州、河南这片市场做好,就能把全国做好。”他说。

4

小剧场?大剧场?

郑州离国际大都市的差距只是一座剧场

人称刘保利的剧填补了河南小剧场戏剧的空白。

着剧的火热,郑州越来越多的从没有进过剧场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初体验。人们也慢慢开始了解剧场,

不过,何谓小剧场戏剧,它与“大剧场”有什么不同?相信许多郑州人刚开始会有些不得其解。

“小剧场,相对于大剧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在小型的剧场里进行的戏剧表演,它的观影关系啊等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刘保利说。

“不同于大剧场表演区与观赏区截然分开,观众与演员的界限便的模糊,戏剧演出中“共享”的特性在小剧场的空间里突现出来。”

“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成为可能,也更能将观众更好的带入到戏剧中,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刘保利看来,剧场是一座城市的必需品。

“你看在欧洲这个地方有2万人,就一定会有个剧场。教堂和剧场是他们的标配,这是一个真正能体现一个城市文化的地方。”

然而我们在城市文化生活这一方面,许多城市都差的很远。

“如果说好莱坞的电影是个成年人的话,中国的电影可能就是一个小学生,而如果说欧洲的戏剧是个成年人的话,那中国的戏剧那就是个婴儿。”

不过,随着城市的消费升级,文娱演出市场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他相信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剧场是城市的公共文化会客厅,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堡垒。”

在刘保利看来,“都市剧场死水微澜是城市文化的缺失,郑州离国际大都市的差距也许是一座剧场,和这座剧场里上演着的与这座城市有关的剧目。

PS:嗯……除了剧场,在你看来郑州还差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