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鸡”最新野牛冲锋枪如何?64发大弹筒怎么部队没人用?

 屠龙圣骑士 2019-03-28

去年《绝地求生》爆红之后,“吃鸡”和“成盒”就成了年轻人口中抹不开的话题。而游戏当中无论是“一路莽”还是“一直苟”,一支好枪总是必要的。昨天,军武菌发现吃鸡又多了一支新枪:PP-19“野牛”冲锋枪,弹容量又大,又好压枪,还能装各种配件,比汤姆逊不知高到哪里去,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野牛冲锋枪。

▲野牛加三级头,今晚吃鸡!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骤起。此时的俄罗斯执法部门发现,原本装备的PM和APS手枪威力太小不堪使用,而AK-74威力又太大,在城市执法很容易过穿误伤平民,一时之间甚至无枪可用。到了1993年,俄罗斯内政部干脆直接给枪厂下技术指标,要求生产一种在100到150米射程内使用的冲锋枪。

▲PM手枪做执法部门武器威力太小

在接到指令后,伊热夫斯克厂找到自家新一代青年设计师的代表:维克托·卡拉什尼科夫和阿列克谢·德拉贡诺夫负责带队设计。此时俄罗斯穷的快要卖裤头,所以当时要求尽可能利用已有设计来压低设计和生产成本。

▲俄罗斯的枪二代:德大爷的儿子和卡大爷的儿子

伊热夫斯克厂就干脆在自家老底子AK上做起来了文章,有趣的是,这两个设计师一个是AK设计师卡大爷的独子,一个是SVD设计师德大爷的幼子,就这样到1995年,两个儿子用老爹留下的作品为基础完成了设计。

▲PP-19冲锋枪3D视图

PP-19冲锋枪从外观上看就像一支外挂了“榴弹发射器”的短AK,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本着“老爹的枪就是我的枪”这样拿来主义的思路,PP-19大量采用了AK的零部件,而且是能照搬就照搬,机匣这种不好照搬的就缩短了之后再搬。

结果导致PP-19有超过6成的零件可以跟AK通用,比如发射机构照搬AK-74、握把照搬AK-100系列、枪托照搬AKS-74U。这种无心插柳的做法反而增强了PP-19在原本使用AK部队中操作维护的延续性。

▲拆解维护很方便

不同于以往AK看家的长行程活塞导气原理,PP-19冲锋枪采用了冲锋枪比较常见的自由枪机式原理。这种方式对于机械加工的要求出奇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和组装难度,同时新枪机砍掉了导气活塞和回转机头,进一步降低了PP-19的重量。

▲PP-19用了最常见的自由枪机原理

PP-19发射9×18 mm马卡洛夫手枪弹。50年代这种手枪弹刚推出的时候,由于膛压和动能较低、后坐力也低,较为安全,面对无防护目标的时候可以保证较好的停止作用,这一系列属性受到青睐。可70年代防弹衣的兴起彻底令马卡洛夫弹变成了鸡肋。

▲PM弹连不正确姿势

加单手射击的女兵都可以轻松操控

威力太小怎么办?硬核的俄罗斯人:嗑药啊!于是低膛压的马卡洛夫弹多塞了70%的发射药变成了高膛压的PMM弹,其中7N25型可以在30米距离击穿俄罗斯6B5-12防弹衣(1.25 mm厚的钛合金和30层凯夫拉编织层)。

▲PM弹的劣势就是穿甲太弱

连软质凯夫拉防弹衣都不能击穿

城市执法作战当中,对于自动武器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PP-19在设计之初也着重考虑了单发和连发设计的精度。

▲单发很轻柔

PP-19冲锋枪枪管长240毫米,甚至比AKS-74U还长30毫米,在近距离射击时可以保证更好的射击精度。同时还在枪口处安装有一个高效的枪口防跳器,以减小射击时枪口上扬。另一方面,PP-19不同于传统冲锋枪的开膛待击,采用了闭膛待击的方式,单发射击时,由于没有枪机前冲带来的惯性,因此精度远比传统的开膛待机要高得多。

▲除了防跳器,PP-19枪口还能接消音器

除此之外在连发射击时,PP-19也能从容应对。尽管机匣由AK-74缩短而来,由于马卡洛夫弹动能小,因此PP-19的枪机后坐行程很短,枪机可以在复进簧簧力作用下停止,缓和了后座冲击,根本不会发生AK那样枪机撞击机匣框的情况。同时PP-19因为照搬AK-74的击锤减速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连发时的后坐力,提高精度。

▲连发后坐力也很好控制

除了精度有要求,弹容量也是自始至终困扰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原因之一。想要保证火力持续性就必须做大弹容量,但是弹匣容量上去了,体积又会变大,要么双排弹匣延长,要么变粗成四排弹匣。面对“细又长”和“短又粗”的选择要怎么办呢?答案是:盘他!

▲想要高弹容量要么延长,要么变粗

与常规冲锋枪不同,PP-19冲锋枪采用了并不多见的螺旋弹筒作为供弹具。主要部件由内外两层圆筒组成,在负责活动的外筒内壁上有纵向的输弹槽,而固定的内筒在外壁上则有绕纵向轴螺旋的6圈固定“托弹版”,由长扭簧连接弹筒尾盖,连动外筒依靠内筒螺旋托弹版将弹药螺旋输送到供弹口,并用弹筒内专门的两发假弹将弹药全部顶出。

▲PP-19螺旋弹筒的结构

平时为保证弹簧簧力,在日常储存当中并不会对螺旋弹筒的弹簧上弦,只有在使用之前,在需要转动弹筒尾盖对弹簧上弦,并将子弹一发发压入螺旋弹筒。与所有非弹链供弹具相比,螺旋弹筒的比弹容量最大,增加弹容量而不增加枪械整体体积,PP-19也因此在兼顾体积的情况下保证了64发的弹容量。

▲最重要的是可以装榴弹发射器吓唬人啊

▲弹筒还能显示弹容量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尽管PP-19修改过的螺旋弹筒可靠性更高,但是在经过部队测试之后,仍然达不到要求,以至于只是在部分机构试用,而后期正式列装了经过改进后的PP-19-1“勇士”冲锋枪,又老老实实换回了30发弹匣。

▲正式列装的“勇士”和没能列装的“野牛”

▲最新的勇士可真漂亮

军武菌在这里总结一下PP-19:亮点高,槽点也有,他的定位本身就是一支过渡用的警用冲锋枪,设计时间点早,没有遇上9×19mm 7N31这种好弹药;对大容量的苛求又进一步降低了枪械最根本的可靠性,不过最终还是回归正统。看来还真是“创新一时爽,盲目创新乱葬岗。”

▲想必朝鲜的这个弹筒也可靠不到哪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