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挺好》结局戳痛泪点,父亲的爱太深沉,只是有时我们不懂?

 复古1233 2019-03-28

文|北苏

整个三月,一直在追《都挺好》这部剧,除了吸引人的剧情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更让我愿意看下去的是剧里丰满的人物,以及他们一点点转变带给我的那种对生活对家庭的感悟。

就像结尾苏明玉说的话一样,父亲清醒的时候他们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父亲后来越来越糊涂不记事了,他们一家也相亲相爱,幸福美好了。

这是苏明玉最幸福的一个春节,因为她找到了家的感觉,因为有父亲在身边,所有都很美好。

结尾苏家的圆满折射的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告诉那些身为儿女的我们,尽孝,家和都要尽早,别等到父母真的老了,和亲人也经历了冷漠,才开始意识到要珍惜那种亲人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温暖与爱。

《都挺好》的大结局,戳痛了多少做儿女的泪点和痛点,看着苏父抱着给15岁的明玉买的那本习题集,却不再认识自己眼前的女儿时,明玉哭了,她心里的怨也都散了。

明玉原本一直以为父亲不够爱她,这么多年了其实不是苏父当时不疼爱明玉,他心里对女儿的爱和惦记是有的。

放在苏家里苏父对明玉的不那么关心可能和强势的苏母有一点关系,但是回归到现实生活,在更多的家庭里,父亲对儿女们不那么关爱,其实有些时候是父爱太深沉,我们并不懂。

父亲这个形象好像总是要和“爱”这个字隔的远一点,父亲更多是严肃的,伟岸的,有距离的一个人,等时间把父亲变老,儿女们才会忽然有一天发现,这个叫做父亲的老头,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提供手机游戏

1每次打电话都是“找妈”,父亲永远是那个“偷听者”。

前几天一大早闺蜜就发来消息,带着哭腔,她说她从读高中开始就离开家了,到现在结婚生子,离家有十几年了,和父母每年也就见面一两次,但是她坚持每周都给家里打电话。

只不过这个电话一直都是打给妈妈,就算是爸爸接,她也会很习惯的问“爸,我妈呢?”

家里有妈在,那份被惦记被安慰,被温暖的感觉就在,她的心里妈妈代表着她记忆中的整个家,因为父亲话很少,对他的关心和叮嘱也不多。

那天早上她打电话,和妈妈回家聊回老家的时间,忽然听见她爸爸的声音从手机里传过来,他说“你问问闺女想吃啥,我提前准备着。”

原来,闺蜜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打电话找妈,但是她爸爸每一次都在旁边悄悄偷听。

闺蜜这才想起来上学的时候每次她收到的生活费总是比她妈妈答应给她寄得多,因为爸爸在偷听他们的谈话,知道她在外面的经常会为了节省而吃一些简单的饭菜。

父母老了,我们才从他们的一言一行里注意到他们对我们的爱,那份爱浸透在父母的骨髓里,他们总是竭尽全力让我们过得好。

父亲不会和我们打电话问一问生活近况,但是他们并不是不担心,他们习惯做那个电话旁边的偷听者,听见子女们平安,就悄悄的放下了心里的惦记。

2每次分别父亲的话很少,后来才知道很多惦记他都记在心里。

和闺蜜一样,我其实也是从读高中开始就离开了家,后来读书工作,到在外地成家,和父母的沟通与见面的机会每年也是用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这两年孩子大了些,我们抽一些时间赶回老家看一看,那里有我儿时生活的记忆,也有生我养我的父母。

我和先生经常劝他们把老家安顿一下搬出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但是父母都反对,他们嘴上说着还是觉得老家的生活方式比较习惯,其实心里上是想着不想给我们添太多的压力和麻烦。

读大学时是父亲送我去学校,安顿好我之后他就要赶最早的车离开, 我和他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店里每人吃了一碗面,然后他只是和我说了一句好好学习,就进了候车室。

我回到宿舍,看见父亲给我铺好的床铺和叠的整齐的衣物,想起他离开的背影,心里酸酸的。

那时候我还是不够理解父亲的爱,因为从小到大我有心事都是和妈妈说,爸爸在我眼里是一个很严厉又不怎么对我们有耐心的父亲。

去年回家分别时,父亲叮嘱我路上慢些开车,然后就没有太多的话,我们的车离老家的大门越来越远,透过后视镜我依稀看见父亲还站在大门口,久久不肯转身回家。

分别的时候母亲的叮咛总是很多,“照顾孩子也要照顾好自己,工作别太累,晚上早点睡,想家了就回来,记得打电话报平安......."

父亲很沉默,原来我以为父亲就是心里装着的惦记没有母亲的多,但是后视镜里父亲的身影告诉我,在父母的心里,对孩子的惦念是一样的,只不过父亲是把那些惦记和爱都隐藏在他威严的形象里,都放在他的心里。

3我们长大了成家了,父亲主动联系我们的时候很少,原来以为是他喜欢清净,后来才懂是他不想我们太累。

朋友倩前几天深夜赶回了老家,一路上她一面心急如焚一面抱怨,为什么母亲的身体已经早就出现问题了,父亲就是不早一点告诉她。

赶到医院的时候,倩的母亲已经转危为安,但是还需要住院修养一段时间,倩带着关心的焦急,和父亲埋怨了几句,她父亲却一直沉默,静静的坐在医院的走廊里。

等到母亲出院之后,倩才知道父亲一直拦着母亲身体不好的消息是觉得他们老了,生病的时间肯定会多,现在他还能照顾老伴,就不让孩子跟着担心和忙碌。

倩平时很忙,要顾孩子还要工作,她老公又经常出差,倩回老家的时候很少,每次通电话她父母也是让她顾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他们老两口很悠闲,喜欢清静不让她惦记和往家跑。

倩就一直以为自己的父母是终于到了可以专心享受他们晚年生活的时光了,她确实不该打扰。

这次回了一趟老家才知道,去年父亲的腿疾犯了,三个月没下床,但是她那段时间明明和父亲打过电话,她不知道电话里语气高昂形容自己每天生活多么丰富多彩的父亲,其实正在卧床养病。

倩的父亲给她打电话的次数很少,倩一直以为是父亲这个人比较注重他的晚年生活,不喜欢被儿女打扰,,没想到其实是他老人家不想给倩制造太多的担忧和麻烦。

父亲的爱很”高冷“,他的不主动联系,其实就是对子女们的一种最关心最惦念最顾及的爱。

我们长大了,成家了,也成了父亲和母亲,开始为自己的小家忙碌奔波,也开始渐渐明白那种与生俱来的疼爱不会因为父亲的不够多的表达而被忽略,渐渐明白父亲的爱一直都在,只不过很深沉。

打电话的时候记得和父亲说上一两句,别总让他只有偷听的份,分别的时候主动抱一抱父亲,别总是让他默默的把爱与不舍咽下去,每年抽出一些时间陪一陪父亲和母亲,别让他们的故作逞强成为我们忽视他们的理由。

母亲的爱细腻而温柔,父亲的爱高冷而隐匿,但是这两种爱都是源自他们的心,是真真的疼爱,感知到母亲的爱,也别忽略了父亲的爱,好好的接纳他们爱,也回馈给他们最好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