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香园论坛

 凡ghrtq9s3yrq1 2019-03-28
:~):P:o)xx(:!(:?):D罗红霉素胶囊的处方工艺改进
傅红燕(广州天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00)
摘 要 为筛选罗红霉素胶囊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辅料和制备工艺对罗红霉素胶囊的质量影响。结果
表明,改进处方工艺后制备的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大为提高,45 min 溶出度> 90 %。本法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罗红霉素;正交试验法;溶出度
中图号 TQ460. 6  文章编号:1006 - 8783(2001) 04 - 0274 - 02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ment of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roxithromycin capsules
FU Hong2yan ( Tianxin Pharmaceutical CO. L TD , Guangz hou , P. R. China ,510300)
Abstrac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um formula and preparing techniques of roxithromycin capsul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cipients and
techniques were studied with orthogonal tes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xithromycin capsules prepared with the improved formula and technique
were much better in terms of dissolvability ,with the dissolvability of > 90 % at 45 min.
Key words  roxithromycin capsules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dissolvability
CLC number  TQ460. 6  Article ID :1006 - 8783( 2001) 04 - 0274 - 02  Document code :A
  罗红霉素是近年来开发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
一,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6
倍,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半衰期长达12 h ,并且对
酸稳定,毒性低[1 ] 。临床广泛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
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衣原体尿道炎等。但是罗红霉
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在制剂中的溶出度直接影响
其临床疗效。近几年罗红霉素胶囊国内生产厂家较
多,不同厂家生产的样品其溶出度差异也较大。我们
针对本厂原试制的罗红霉素胶囊其溶出度偏低且随留
样时间延长而降低的情况,应用正交试验法对原处方
工艺重新进行了筛选,并与市售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
明,新处方工艺大大提高了罗红霉素的溶出度,45min
溶出度可达90 %以上,留样2 年仍能保持该水平。现
将实验内容和结果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 1  仪器 RCZ25A 智能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精密
仪器厂) ,UV - 240 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快速
混合制粒机(上海制药机械厂) ,胶囊分装机(中南制药
机械厂) 。
1. 2  试药 罗红霉素胶囊(分别为国内A 药厂、B 药
厂、国外C 药厂生产及自制产品,规格均为150 mg/
粒) ,罗红霉素(浙江绍兴制药厂)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
素(珠海市飞亚制药辅料有限公司) ,羧甲基淀粉钠、羧
甲基纤维素钠(广州红光化工厂) ,滑石粉(上海药用辅
料厂) ,硬脂酸(四川重庆化工厂) ,硬脂酸镁(顺德乐从
纤维素厂) 。
2  方法与结果
2. 1  溶出度的测定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 版附录
XC 第二法) [3 ] ,以0. 1 mol/ L 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
速50 r/ min ,45 min 取样。过滤,取续滤液2 mL ,置
25 mL 试管中,加15 mol/ L 硫酸溶液5 mL 混匀,在
480 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百分率。
2. 2  罗红霉素胶囊的制备
2. 2. 1  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工艺
在原处方基础上,对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
淀粉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崩解剂及其用量,不同种类
的润滑剂,粉末混合时间等4 个因素进行了四因素三
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9 (43) [2 ] 。见表1 ,2 。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
(崩解剂)
B
(崩解剂用量/ %)
C
(润滑剂)
D
(混合时间/ h)
1 羟丙基纤维素3 滑石粉1
2 羧甲基淀粉钠5 硬脂酸1. 5
3 羧甲基纤维素钠10 硬脂酸镁2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A B C D 溶出度/ %( n = 6)
1 1 1 1 1 70. 0
2 1 2 2 2 73. 8
3 1 3 3 3 74. 3
4 2 1 2 3 82. 3
5 2 2 3 1 87. 5
6 2 3 1 2 96. 0
7 3 1 3 2 73. 2
8 3 2 1 3 80. 6
9 3 3 2 1 83. 6
K1 72. 7 75. 2 82. 2 80. 4
K2 88. 6 80. 6 79. 9 81. 0
K3 79. 1 84. 6 78. 3 79. 1
274
第17 卷第4 期广 东 药 学 院 学 报Vol. 17 No. 4  
2001 年12 月ACADEMIC JOURNAL OF GUANGDONG COLL EGE OF PHARMACY Dec. 2001  
  由表2 数据可以看出,以溶出度为判别标准,应选
择A 因素的2 水平、B 因素的3 水平、C 因素的1 水
平、D 因素的2 水平,即A2B3C1D2 。
2. 2. 2  主药颗粒度的确定
采用不同粒径的主药以优选的处方工艺制备罗红
霉素胶囊,测定其溶出度,结果见表3 。由表3 结果可
见,主药颗粒度对其溶出有一定的影响,控制在200~
180μm 范围主药的溶出较好。
表3  罗红霉素颗粒度对溶出的影响( n = 6)
粒度/μm 355~315 315~280 280~250 250~220 220~200 200~180 180~150 150~125
溶出度% 88. 2 89. 0 87. 6 90. 8 95. 4 98. 5 96. 1 93. 7
2. 2. 3  罗红霉素胶囊的制备
将罗红霉素胶囊与辅料分别过80 目筛,于快速混
合制粒机充分混合,过80 目筛,于胶囊分装机上按
150 mg/ 粒分装即得。
以该新处方工艺制备罗红霉素胶囊3 批,各项质
量指标均达要求,其中溶出度一项与原来制备的罗红
霉素胶囊相比有很大提高,结果见表4 。
2. 3  稳定性
将以优化后处方工艺制备的罗红霉素胶囊在室温
下自然放置2 年,测定其含量、溶出度等各项质量指
标,并与原来制备的罗红霉素胶囊对比,结果见表5 。
表4  罗红霉素胶囊改进处方工艺后溶出度对比
厂家批号溶出度/ %
原处方工艺(自制) 951116 78. 2
960117 75. 8
960304 80. 4
新处方工艺(自制) 970511 96. 8
970516 98. 2
970517 100. 1
市售罗红霉素胶囊A 971126 71. 8
市售罗红霉素胶囊B 980502 88. 9
进口罗红霉素片C 317743 72. 0
表5  室温留样观察结果(室温自然放置)
处方工艺批号放置时间(年) 性状(内容物色泽) 标示含量/ % 溶出度/ % 破裂性水分/ %
原处方工艺951116 2 白色粉末99. 5 48. 4 不破裂5. 7
960117 2 白色粉末98. 4 37. 4 不破裂5. 3
960304 2 白色粉末99. 0 31. 5 不破裂6. 2
新处方工艺970511 2 白色粉末100. 1 90. 1 不破裂4. 0
970516 2 白色粉末99. 3 91. 3 不破裂3. 2
970517 2 白色粉末99. 7 92. 0 不破裂3. 3
3  讨论
3. 1  研究表明,罗红霉素在制剂中的溶出度受辅料的
影响,崩解剂和润滑剂的选择对其溶出度的影响较大,
用羧甲基淀粉钠可有效改善溶出度,适宜的润滑剂有
利于上机分装,改善流动性,保证装量的均匀性。
3. 2  实验结果还表明罗红霉素在制剂中的溶出度不
仅受辅料的影响,同时受制备工艺的影响。选择适宜
的原料颗粒细度和控制粉末的混合时间,可有效改善
溶出度。
3. 3  研究还发现原料颗粒度对其留样期间的溶出度
有较大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胶囊囊壳含有一定的水
分,原料分子易与胶囊产生氢键结合作用,从而影响其
溶出度;原料颗粒太细,彼此产生的范德华引力增大,
且与胶囊结合力增大,故溶出度降低;原料颗粒太大,
与崩解剂接触面减少,也对溶出度有一定影响。是否
上述原因尚待探讨。本文控制其原料颗粒细度,配合
适宜辅料,可大大提高其留样期间的溶出度。
3. 4  按本处方工艺制备的罗红霉素胶囊处方合理,工
艺简单,质量稳定,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参考文献
[ 1 ] Ronald AY. Roxithromycin , A review of its activity ,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J ] . Drugs ,
1989 ,37 :8.
[2 ]中国药典(2000 年版二部) [ S] . 2000. 附录75.
[3 ]丁立芬主编. 数理统计方法[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5. 160.
(收稿日期 2001 - 07 - 23)
275
第4 期 傅红燕:罗红霉素胶囊的处方工艺改进

第17 卷第4 期广 东 药 学 院 学 报Vol. 17 No. 4  

以上论文是发表于广 东 药 学 院 学 报第17 卷第4 期,写得没毛病把,我经过实际生产认定此论文是假的。
任何没有经过实际生产认证的处方及论文是害人的。你们应提高警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