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外地理 | 高中地理题都不会做?还说你懂葡萄酒?!

 hjh2004 2019-03-28

葡萄酒,你以为只是喝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她就像是一个浩瀚的知识库,地理、历史、化学、生物……无一不涉及,一旦认真研究起来,实在是很有意思,也许这就是很多人前赴后继入了葡萄酒坑的原因。

不信,我们一起来看道高中地理题。

下图是某国河流和主要山脉示意图以及该国某地的梯田式葡萄园,用陡峭的山坡上的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该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据此回答以下几题。

1、该国位于( )

A. 南美洲 B. 欧洲中部 C. 北美 D. 北亚

2、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

①太阳光照充足 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 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看完这道题,你已经有正确的答案了吗?

你的答案是不是BAC?

如果你不知道德萨雷、莱蒙湖(又名日内瓦湖)是在瑞士境内,那么你就只能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来推测出第一题的答案(摊手)。具体如何推测呢?

首先,看纬度47°在46°之上,经度9°在7°的右边,因此可以确定大致范围是在亚欧大陆,中国是东八区,示意图中的位置应处于东一区和东二区,最终可得出答案B。顺便说下,世界上优质的葡萄酒产区大都集中在南北纬30°到50°之间。

第二题,只要看懂了示意图中表示山脉的图标 ,就会恍然大悟,梯田葡萄园是在山坡上,脚下是湖泊,而对面又有山脉,答案A呼之欲出。

最后一题颇有做阅读理解的意味,题干中提到了充足的阳光、石墙、湖泊,结合葡萄种植方面的知识,想不选对C都难。那么,为什么说他们是三个“太阳”?

葡萄园的三个“太阳

对于上文提到的诗,总有要把他补充完整的冲动,强迫症患者使然。于是找到了原文:“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三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一个在天上,炙热又慷慨;一个在水面,由波平如镜的湖水映射而成;一个在古老的石墙上,它在夜间散发着白天储存的热量”,描写的正是瑞士拉沃地区德萨雷镇梯田式的葡萄园。

“一个在天上,炙热又慷慨”,这个不难理解,便是那后羿留下来的太阳,提供热、提供光,万物生长都离不开他。

“一个在水面,由波平如镜的湖水映射而成”,水在我们的认知中,她是温柔的,同热烈的太阳之间究竟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水的一个物理特性:比热容。何谓比热容?就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在液态情况下是4.2×10³J/(㎏·℃),也就是说1千克的水如果温度上升或下降1℃,就需要吸收或者释放出4.2×10³J的热量,这个数值约是空气的 3倍,约是空气的 3倍,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每升高或降低同样温度时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其保温能力也就越强。也就是说,水保持温度的能力要强于空气。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温度上升得慢,夜晚沿海温度降低得少。水体使周围的环境气温波动小,拥有较小的昼夜温差。

对于德萨雷来说,葡萄园所处的纬度较高,正常情况下能够得到的太阳光照较少,而莱蒙湖在晚上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由于水面的反射作用,使得葡萄在白天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光照,获得更多的热量,有利于果实的成熟。

而在炎热的地方,例如葡萄牙的杜罗河岸,水体的存在能使温度降低,葡萄不会因为过熟失去应有的酸度,并且又能很好的保留果实的芳香。

“一个在古老的石墙上,它在夜间散发着白天储存的热量”,葡萄园中的石头或者含有砾石、石灰岩等成分较多的土壤,不仅仅排水效果佳,而且能够更好的储存太阳的热量等到夜晚释放出来,同样有利于光照不足地区葡萄的成熟。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夏天的时候哪怕是在晚上,用手去触摸石头也能明显感受到白天留下的余温。

不仅仅是德萨雷

事实上德萨雷并非特例,阳光、石头、水体是很多优质产区共同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纬度较高或者海拔较高的葡萄园抑或那些晚熟的品种,他们便是上天赋予的最好礼物。例如波尔多的上梅多克,南罗纳河谷的教皇新堡,德国的摩泽尔……

下次,当我们喝葡萄酒的时候,不妨深究下他们背后的故事,想象下他们所处的环境,那些馥郁的花香,精致的果香,明亮的酸度,柔顺的单宁……都不是偶然的结果。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波尔多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葡萄的质量越好,酿制出的葡萄酒品质越高,如果葡萄成长期缺水,采收期日照不足或者降雨过多等都会影响该年葡萄酒的量与质。法国波尔多地区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葡萄生长。当地人常说,只有在上好的年份或种植在靠近河岸砾石层上的葡萄,才能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波尔多大小酒庄8000多个,每个酒庄的葡萄种植园只有几十公顷,每年成熟葡萄的采摘期很短,高品质葡萄酒用手工采摘葡萄酿制。

(1)说明葡萄酒厂必须接近葡萄产地的原因。

(2)说明波尔多每个酒庄规模较小的原因。

试题分析:

(1)葡萄酒厂接近葡萄产地的原因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考虑。葡萄酒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葡萄属于水果,长距离运输容易腐烂变质,保鲜运输成本高,葡萄腐烂变质会影响葡萄酒质量,所以应当接近葡萄产地布局。

(2)波尔多酒庄规模较小的原因主要从葡萄园的规模以及生产效率角度考虑。葡萄生产采摘主要需要劳动力的投入,机械化水平较低,且由于每年成熟葡萄的采摘期很短,而葡萄的品质严重影响葡萄酒的质量,所以酒庄规模不宜很大。

向左滑动找答案

(1)葡萄质量影响葡萄酒品质;葡萄容易腐烂变质,长途运输成本高(需低温保鲜运输)。

(2)葡萄生产、采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葡萄园规模小,总产量低(或采摘期短,不适宜大规模种植)。

(3)分析种植在靠近河岸砾石层上葡萄质量高的原因。

(4)分析波尔多葡萄质量年际变化大的自然原因。

试题分析:

(3)靠近河岸砾石层上葡萄质量高的原因主要从砾石层的热力作用及农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主要从土壤、水分及光照等方面考虑。靠近河岸,土壤水分充足,利于葡萄生长,砾石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砾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砾石增强地面反射,使葡萄获得更多的光照(或热量)等。

(4)波尔多葡萄质量年际变化大的自然原因主要结合材料中气候对葡萄品质的影响角度分析。由材料“葡萄的质量越好,酿制出的葡萄酒品质越高,如果葡萄成长期缺水,采收期日照不足或者降雨过多等都会影响该年葡萄酒的量与质”,从波尔多的气候类型来看,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的不确定性,导致有的年份降水多,光照不足,有的年份降水少,水分条件差等都会影响葡萄品质和产量。

向左滑动找答案

(3)靠近河岸,土壤水分充足,利于葡萄生长;砾石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砾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砾石增强地面反射,使葡萄获得更多的光照(或热量)等。

(4)(地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界线附近),不同年份,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对波尔多天气的影响不同,导致葡萄成长期和采收期的光热、降水变率大(成长期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过长,导致缺水;采收期受西风带影响,导致光照不足或降水过多,葡萄质量下降);受大西洋影响,降水、湿度、光照等的变率加大(不同年份,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不同)等。

【知识拓展】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1)自然条件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

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我国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的发展就比较有利。

劳动力:劳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之一,没有充足劳动力就不会有集约和发达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未发展到全部机械化,例如,水稻种植业,旱作谷物农业等,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地价:地价水平也决定着该地区的使用与价值,如果地租过高,就不会有人考虑在此种地,发展大规模的农业。

(3)技术条件

良种:优质的种子可以增加产量,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化肥:可以除虫增产,需要的土地就相对较少,但对环境危害很大,会减少土地的使用寿命;

机械: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播种和收割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效益。

灌溉:科学的灌溉技术,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决定。如:以色列缺水,发明了滴灌的方法。

本文综合自  搜狐 乐酒客lookvin、考试无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