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三要:读形、悟法、见神。 想学好书法写好字,首先要做到书法技法胸有成竹,胸有成竹落笔自然不忙动,一点一化,沉稳处置,万法入心出腕见于纸上笔墨。又如善用兵之将军,步步谋后而定,万法如握。做到如此境地,唯有读帖而得。读帖如读书,字字句句不可放过,要得其意明其理。故读书心细丝抽茧,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又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贵在有所心得,及善思多悟,学习书法 读帖之理同于读书。 读帖有三要:读形、悟法、见神。 读形为第一。万物皆有内质外形,形是事物的外在形式,之于书法,则指书法点画线条之形,和一字之形,即点画位置。点画线条指形,包括字的基本笔画的形,如永字八法中所言的八种基本点画的形,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笔画。在就是依据八个基本笔画衍生出来的诸多变化形式。这里的形不仅包括点画的外在形状还包括点画的长短粗细斜正曲直刚柔等变化。读帖也还有读出以家书法点画独具的个性特色。一切点画都有首尾和中段三部分,我们读准点画之形,首先就要看清看准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三段的形态,就形态而言,无外乎方圆、转折、粗细几种基本的形式,这几种形式看似简单却是变化无穷,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妙用。以一“横”画为例,一般来说,起笔多方,收笔用圆,但在起笔造型中就有上方下圆,亦或下方上圆的形状,这种形态在楷书和行书中,比比皆是。还有不同书法家独具的起笔角度问题,和中短的粗细轻重变化,这些我们在读帖时都必须读清看准做到胸有成竹。再就是撇捺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形态,撇捺画的形态一般来说,起笔传统有方有圆, 收笔较细尖或平出。从整体上看粗细变化,撇是首段粗尾段细,中段因不同书法家的风格与处理不同有粗细轻重曲直变化,皆依字形字势所需而定,有预想好的,也有随机而生法的。捺画多首段细,中下段相对渐粗重,出笔细而平出但要饱满。 如柳公权和颜真卿楷书中的点画线条的造型。 读准了点画的形状还要看清点画的具体位置以及点画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变化,方可谓对点画线条造型有所得,心中有数。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细节决定成败,但又要照顾整体,二者皆备方能得其大要。 悟法为第二。书法无论如何都是形体的表现,都是通过相对应的技法来实现的,书法的每一个点画同样如此。我们学习书法不仅要掌握或熟悉点画造型,同时还有掌握是用什么技法完成的。比如方笔、圆笔,线条的粗细,具有性格的线条的形质,都是通过对应的技法表现出来的。我们通常说的转以成圆,折以成方就是如此,方笔是靠折锋完成,圆笔是靠转笔完成。粗线条用笔轻,细线条用笔铺毫相对较重。我们在阅读字帖中的范字或书法作品时就要读出相对于点画造型的用笔技法,甚至用笔书写迟涩急缓节奏与气韵。当然,对于初学书法不久的爱好者,可能往往不知如何读出点画形状或造型的表现技法。这需要我们首先要掌握一定的书法技法知识,如上面所说的粗重笔画要铺毫运笔,轻细点画用笔要轻灵且尽可能用笔尖部分书写。概括起来说用笔技法有起笔行笔收笔技法,有中锋侧锋技法,有藏锋露锋技法也有提按顿挫技法,包括转折技法。在我们读帖时就要分析点画线条采取了不同技法。实际上用笔技法是为点画的精准表达服务的。也就是先有形的概念然后才考虑表现技法。我们练过字的爱好者都应知道,点画线条的表达是和形体与书写技法互不可割裂的。法是形的表现手段,形是法的表达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我们首先要明白不同技法手段的表现的结果,然后通过具体的点画造型一一对应即可弄明白不同的点画线条形状是用什么技法实现的,如细劲的点画部分是靠用笔轻细来完成的,等等。也只有法与形的结合,才能实现点画造型形质的完美精准表现。但这两个方面,只是术,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见神。 见神为第三。无论是读帖和临摹及书法创作,见神是最难的。因为神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在技法娴熟以后,无法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的艺术造诣,也就是在将技法运用到不知有法的情况下,写心而得。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都将神采为书法的至高无上的大境界,是高山中的珠穆朗玛峰。读帖能够读出原帖或范字点画之神采气韵,以及字之势,也是临摹学习书法之读帖的最高境界。见书法字势之神,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力。书法之神韵气势格调也是有不同层次的,以做作呆板为最低,以妙造自然为第一等上品。读帖见神,如读美人,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有情意与韵致,无不见其妙。书法之神韵气势,概括起来有三,刚,柔与兼具者,在此基础上诸体与诸家更有其妙。 谈到书法之神韵也可以称之为“境”,即书法所显示出的情绪、格调,如雄强、衰壮、奔放、犷逸、峭跋、凝迟、端庄、沉着、淳厚、稚拙、奇古、险峻、跌宕、妍美、道媚、绮丽、疏澹、高远、神健、潇酒、舒和、宽博、肃穆、深邃、纤劲、婉妙等。 具体到书法家各自的独具风格神采,有是各有各的不同,以唐代书法家为例, 当然这只是从一家或某体书法作品来谈论这个问题。具体的一点一画,一字,乃至通篇作品之章法同样也在整体风格上具有独自的气韵格调和神彩,比如说重心处理方面吧,重心位置不同,基本是同一个书法家的字,因那个字所处的位置不同,就有非常大的变化。读帖能够读出神韵,多余临摹练习的惟妙惟肖形神俱似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和体悟,然后在书写实践中以意书之,当然是在用笔技法娴熟以后的以意书之,书法能够的意,自然而然就会见神。故有善书者为见神采。善于书法欣赏者有何尝不是如此。 |
|
来自: 夜雨微凉38t6p1 >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