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晓雯访谈|从《钢的琴》到《阳台上》都有令人惆怅的美

 老骆驼4753 2019-03-29

2017年,长篇小说《好人宋没用》出版,让人看到了一个更为成熟且细腻的作家任晓雯。“宋没用”是她笔下的“浮生”之一,却也代表了形形色色的市井小民的一生。

从这部作品开始,我们看到任晓雯的语言风格是简洁而不简单的。她实现了将现代语言带入明清小说语言的传统里,尝试一种融合了古典意蕴的口语化的风格。这是一个语言寻根的过程。任晓雯逐字打磨,反复调试语感。词性的转变,虚词的取舍,节奏的口语化,句子的长短松紧。如何把字词平衡在生硬与烂熟之间,使它们产生不失流畅的新鲜感。

之后,任晓雯又试图将沪语方言融入写作。她意识到,在地域背景明确的小说中,方言可以并且应该被运用,这对人物和叙述有着双重增益。至于能否让所有汉语读者看懂,那是对写作技术的考验。方言作为一种手段,写作者有权决定它出现的疏密度,决定它和上下文的关系。

▲任晓雯

当然,《好人宋没用》里有方言,写于2010年的《阳台上》也有。《阳台上》虽然不比《好人宋没用》结构庞杂,但同样体现了作家细致入微的观察,文字节制筋道,擅长用白描手法说明人物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写出人物内心的复杂与波折,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短篇佳作。

深港书评x任晓雯


3月15日,由任晓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阳台上》正式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游走于情欲与复仇之间的故事。王锵饰演的张英雄在父亲意外离世后,对周冬雨扮演的“仇人”女儿陆珊珊产生了难言情愫。电影中,周冬雨首次担任电影出品人并挑战智力障碍的角色。影片拍摄时,导演张猛放弃了数字拍摄和绿幕特效,采用全胶片摄影,以期捕捉最生活化的场景,还原故事本身。对于胶片拍摄,在国内电影界导演中,张猛是难得有丰富经验的一位,此前他屡获好评的电影《钢的琴》就是由全胶片拍摄而成。

这篇《阳台上》也同样收录于同名小说集里,这本书精选了任晓雯近二十年间的中短篇小说九篇,无论从题材、人物角度选取,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等方面,本书都体现了一位前途无量的作家在文学写作的早期阶段所做的艰辛努力和有趣探索。用作家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写作者初入文学腹地之后的左冲右突,是直觉性的生命记录。”

《阳台上》书影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聚焦小人物,写他们的日常生活,生存挣扎,喜怒哀乐,或者性格冲突。人物视角也分多种,有男性视角,女性视角,还有儿童视角。从小说类型来看,有的类似复仇故事(《阳台上》),有的类似科幻小说(《我是鱼》),有的类似鬼故事(《阳间》)……堪称色彩纷呈。

虽然作品表现的生活形态各异,人物性格多种多样,但是,每一个作品都在同类小说中有不同向度的明显突破。一方面,足见作者结构故事颇具匠心,另一方面,也能感到作者对人性的开掘之深入。

电影《阳台上》剧照

电影《阳台上》上映之前,记者专访了任晓雯,也请她聊一聊关于文学创作和电影之间的关系。

悲惨的生活彼此取暖

故事就从这里产生了

《阳台上》讲述的故事缘起于一次拆迁事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角度?

任晓雯:因为那几年有很多关于拆迁的新闻,就想写一个关于拆迁的小说。当然小说和新闻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小说不是为了复制现实。所以《阳台上》是个关于拆迁的故事,也可以说它跟拆迁的关系并不大。

陆珊珊这个人物让人印象深刻,是小说中与其他人物最有冲突感的一个,她弱智,却单纯无辜,让一个悲伤的故事有了温暖和希望,这是否也是你设定这个角色的原因?

任晓雯:男主角张英雄是个弱者,他名字叫“英雄”,其实颇为反讽。我想要的女主角,是一个比弱者更弱的人。于是塑造了陆珊珊。弱者很容易去践踏更弱者,把生活的不如意报复在更弱者身上。但弱者也会对更弱者产生同理心,在悲惨的生活中彼此取暖。两者只在一念之差。故事就从这里产生了。

《阳台上》小说集里的作品都是你之前创作的,现在如何看待它们?

任晓雯:《阳台上》小说集里的作品,大多是三十岁前写的。也有部分是三十岁以后写的。我完成一部作品后,修改得满意了,会特别兴奋,自我感觉特别好。但等开始下一部作品时,对以前作品的情感就迅速冷却了。我会完全不想去读它们,怕自己太过失望,又怕对以前太过满足。我认为这两种心情对于当下正在进行的工作都是有害的。所以你问我对以前的作品如何看待,其实我也没有太多想法。甚至有些作品里的人名和细节都记不清了。有人对它们说好,或者说不好,我听了都像跟自己没关系一样。

电影《阳台上》剧照

  电影越冗长越催眠

我就越爱看

这次因《阳台上》而“触电”,会不会影响你日后在创作小说时有意向电影靠拢?

任晓雯:不会。小说和电影完全是两个行当,评价标准也不一样。能被张猛这样的好导演改编成电影,是这部小说的幸运。但以后的写作,还是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你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有哪些由文学改编的电影是你最想推荐给读者的?

任晓雯:早年我看过很多电影,口味偏文艺,越冗长越能催眠的就越爱看。现在不太看了,感觉电影已不能给我太多观念上的新东西。

你如何评价导演张猛?

任晓雯:我当年很喜欢《钢的琴》,得知张猛想导演《阳台上》后,感觉自己很幸运。张猛是东北人,创作出《钢的琴》那样时代背景的作品顺理成章,而这次从东北工厂到上海旧房的题材转变,则让人感觉跨度极大。电影里叽里呱啦的方言、嘈杂的街景、逼仄的空间,对上海的还原度很高。我看一个人的作品时,喜欢揣测他的趣味点在哪里。我也不知道猜得对不对,但这里似乎有某种贯通的趣味。就是在一个旧时代行将消逝时,骨子里弥留的陈旧、褪色、模糊而令人惆怅的美。从《钢的琴》到《阳台上》,都有一种这样的美感,但也不仅仅是美,里面还夹杂着个人微小命运被时代碾压而过的刺耳的碎裂声。

电影《钢的琴》剧照

撰文 | 伍岭

编辑 | 邓晓偲、江悦(实习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